拉市海湿地惊现两种“国宝鸟类”

2024-03-29 09:55:21 阅读量18631 字数970


彩鹮。


乌雕。



3月26日以来,在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巡护人员连续两天监测到两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分别是两只彩鹮和一只乌雕。

这是继2018年,拉市海湿地保护区监测到一只彩鹮后,时隔6年又再次发现这种珍稀鸟类。3月26日,保护区管护局工作人员又幸运地拍到了两只彩鹮。

彩鹮属鹮科彩鹮属的鸟类,体长48到66厘米,体重485到580克,体形修长,羽毛色彩斑斓,嘴黑色呈弯刀状,足部呈绿褐色。

彩鹮是濒危野生鸟类,是湿地生态环境改善的标志性物种,全球数量不足1万只,在我国有零星分布,被称为“国宝鸟类”。2009年以前的70年内,我国境内一直没有监测到彩鹮。《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一度宣布彩鹮在中国绝迹。近些年,随着我国不断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彩鹮又重现踪迹。目前,尚未有研究证明彩鹮在中国有繁殖。

“阳光照射下,彩鹮的羽毛五彩绚丽,非常漂亮。”长期监测拉市海鸟类的工作人员和云峰说。

3月27日,工作人员又在拉市海湿地保护区上空拍到一只猛禽。经著名鸟类学家韩联宪鉴定,确认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乌雕,这是保护区首次监测到乌雕。

乌雕作为雄霸天空的猛禽,属于食物链上的顶级物种,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是生态环境的“检测器”。2021年2月5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公布,乌雕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评定升格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它的飞行速度非常快,刚拍下两张,就飞得无影无踪了。”工作人员和晓卡说,目测这只乌雕翼展有2米左右,应该是一只成年雕。

照片中的乌雕通体暗褐色,背部略微缀有紫色光泽,颏部、喉部和胸部为黑褐色,尾羽短而圆,基部有一个“V”字形白斑和白色的端斑。

拉市海是我国3条候鸟迁徙路线西线上的重要栖息地和越冬地。近年来,得益于当地政府不断加大环保力度,湿地生态环境逐渐向好,每年约8万只候鸟飞临越冬。据最新科考成果显示,拉市海自然保护区记录到的鸟类有67科341种,占云南省记录鸟类1025种的33.27%、中国鸟类1451种的23.50%,是云南省乃至全国自然保护区鸟类种类最多的保护区之一。

随着保护修复工作的推进,拉市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优势不断显现,每年都会发现新增物种。截至目前,包括首次发现的乌雕,保护区记录到一级保护鸟类11种、二级保护鸟类59种。本报记者 张小秋 文/图,责编 和丽辉)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