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扣好家风这“第一粒扣子”

2022-10-14 10:12:42 阅读量41425 字数1391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很多腐败之祸的起因“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一破,污秽尽来。据统计,中央纪委近年来查处的党员干部违纪案件中,约四成与其家庭成员有关;云南省纪委近年来查处通报的案例,很多涉及亲属。

纵观中央级大老虎周永康、令计划、薄熙来等贪腐落马轨迹,都与家风失管失教有密切联系。云南省曲靖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傅学宾,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傅学宾犹如鲨鱼嗜血,其亲属犹如飞蛾扑火,一人腐败全家“下水”,最终落得妻子、四个兄弟及女婿、堂妹夫一起因涉嫌犯罪接受调查的可悲下场。云南省有色地质局原党委书记、局长郭远生曾经也有过耀眼的光环,被称为“救火队长”“改革先锋”“找矿专家”、学者型官员,一手打造“滇金”品牌的企业家,42岁就成长为厅局级领导干部。一步行差踏错,处心积虑利用其职权便利,为兄弟注册和运转公司,做着当官发财“两不误”的黄粱美梦,不仅葬送了自己的前程,还累及亲人,上演了一出“兄弟双双把狱蹲”的悲剧。

正所谓“一人不廉,全家不圆”,家风不正导致全家沦陷,教训何其深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中有“注重家庭家教家风,自觉做廉洁自律、廉洁用权、廉洁齐家的模范”。《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重在正面引导 ,从廉洁自律方面为党员领导干部确立了“高标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136条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把家风建设从道德约束上升到纪律规定,旨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既要严于律己,又要从严治家,既要把好廉洁自律的“前门”,又要守好家庭防线的“后门”,以优良家风推动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家风关系的不仅是一身之进退、一家之荣辱,更关系到党风、政风、国风,要对公权永葆敬畏之心、对家属严管厚爱。

心存敬畏,清廉为贵。“功废于贪,行成于廉”,面对权力,要心存敬畏。敬畏历史,秉承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敬畏法纪,节制欲望、谨言慎行、行有所止;敬畏人民,勤政务实、廉洁自律、规范用权。

严管是爱,放纵必害。“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好的家风则是天然的防腐堤坝,做到廉洁齐家,党员干部不仅要修身律己,更要重视家教,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家庭观,培养优良家风,做到公私分明,守住家庭清廉的防线。

余生要好,简单最好。“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要扣好家风这“第一粒扣子”,坚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自觉砥砺优良作风,在思想意识里,倡导乐于平淡、不慕奢华;在日常生活中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重大活动中倡导摒弃陋习、弘扬新风;在社交往来中不贪不占,不攀不奢、堂堂正正,真正树立起科学、文明、健康、朴实的生活方式。

平安即福,团圆多福。贪腐是合家幸福团圆的克星,一些腐败分子不仅自己身陷囹圄,把家人也牵扯进去,同受牢狱之苦。即使是家人与其毫无关系,但其本人违法犯罪,给家庭造成的影响也是难以估量的。“廉则年如一日,好过;贪则日似一年,难熬。”身为党员干部,必须恪守道德底线,牢树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抵御不正之风和腐败病毒侵蚀、保护肌体健康的屏障。


作者:云南省丽江市纪委监委 秦明媛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