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丽江】申遗25周年 我的遗产情怀——阿六叔

2022-11-08 20:28:47 阅读量122641 字数1387


图片


world丽江 

阿六叔,原名李君兴,是土生土长的丽江纳西族,在家里排行老六,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阿六叔。


 

霜降时节,深秋景象越发明显,加上一连下了好几天的雨,天气渐渐开始转凉。阿六叔和往常一样,一早起来就为老宅除尘打扫。


 

阿六叔:“人跟房子是相互供养的,有了人,有了守护,才会保养得那么好,对爷爷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件事情是,爷爷打扫院子非常干净,整个大研古城的人听到我爷爷的名字,第一反应就是说他们家的院子被清扫得一尘不染,我喜欢像我爷爷一样,把院子打扫得一尘不染。”

 


木质结构的建筑,经百年风雨的冲刷,显得老旧,但窗沿屋角却干干净净,不染纤尘。每处细节,都能看出院主人对它的珍惜。这栋宅院有个特别的名字——恒裕公。阿六叔说,永恒的富裕,是建立在公平、公道、公正的基础上,这就是“恒裕公”三个字的含义。



 

阿六叔:“恒裕公是曾祖父当年晚清的时候,也就是1868年创办的商号,大家知道丽江古城它是一个商贸城,当时创办以后,曾祖父他就另辟蹊径,走了不同于大众的一个商道,他走的是江南,主要业务是丝绸,也可以说是比较大宗的一个业务,所以他的财富迅速积累起来,同时建造了1875年的这座院子。当时‘恒裕公’的商号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在丽江古城里面来说也是比较有名的一个。”



如今,门窗上的鎏金漆虽已斑驳,却依然能从中窥见到李氏家族曾经的辉煌,但现在的“恒裕公”,仅仅是当年鼎盛时期李氏宅院的一隅而已。


 

其实在过去,像阿六叔家这样的家族院落,在丽江并不少见,但随着时局的变化,家业的兴替,尤其是1997年丽江古城申遗成功后,旅游业蓬勃发展,大量外来的经商者涌入古城,而城内的原住民却越来越少,他们或将祖宅易手,或将庭院出租,举家迁往新城。面对汹涌而至的商品热潮,面对形形色色的金钱诱惑,恒裕公依然选择坚守。


 

阿六叔:”丽江古城申遗成功后,旅游业蓬勃发展,就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金钱的冲击和诱惑,可以说是每天一个价,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肯定不会离开。在每一代的耳濡目染中,我们就看上一辈人怎么做,到了我们这一代的时候,我们的骨子里的东西肯定就会受到影响。”


 

坚守,是融进李氏家族血脉里的品质,也是写进家规组训中的品德,铺在地上的李氏家训,有天地为证,时刻警醒着李氏后人。



通过用天井铺地的铜钱图案来告诫子孙后代,对金钱的态度。铺地中间有一个突出表面的石头,走到这里,很容易绊脚,每绊脚一次,每提醒一次,不要掉到钱眼里去。


2012年,阿六叔将“恒裕公”打造成了丽江古城私立民居博物馆,供游客免费参观。


 

阿六叔:“我认为对于民居建筑文化遗产来说,不能死守,死守是守不了几年的。只能是活守,打开,把大门打开,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能够了解到我们的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这样才是一个很好的有意义的活守,活守了就能够体现出它的可持续,也就是我们说的生生不息。”

 


如今的恒裕公,它开放、包容,就像这座历经千年古城的一个缩影。瓜瓞绵绵,生生不息,一代又一代的李氏族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守护着古城文化的根脉,而阿六叔对古城的情怀,更像是一朵永不凋零的精神之花,在恒裕公永久绽放。


点击下方视频观看节目




记者/赵樱

责编/杨国珍

制作/邵丹

编审/杨嘉慧

监制/张正合

总监制/马湘 杨国钧

丽江市广播电视台电视中心


(发稿编辑:李星历)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