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好丽江市乡村振兴示范区目标定位建设,中国人民银行丽江市中心支行不断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围绕乡村振兴“五大”定位,找准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切入点,围绕金融支持绿色“三张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和高原湖泊流域治理及环境保护,切实加大金融投入力度和创新力度,探索通过绿色金融实现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路径。
近日,云南玉龙农商行向拉市镇获得过“绿美家庭”、“美丽庭院”、“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的农户、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等发放“绿美贷”650万元,用于支持“绿美+”经济发展,发展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生态创意农业和乡村休闲康养等绿色富民产业。
据了解这是丽江市发放的首笔“绿美贷”,“绿美贷”破除了现阶段乡村生态振兴在主体参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产方式转化、生态文化形成等方面的困境,形成了“绿色金融资源-经济价值-生态振兴”激励相容的良性循环,实现了乡村生态经济体系建设,打造村民增收、村民生态文化素养提升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多赢局面。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丽江市中心支行采取“1+2+3”金融服务模式,提升丽江经济发展含“绿”度,通过强引导、严核查、优管理等方式,持续推进丽江市绿色金融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助力绿色金融焕发活力。
聚焦“1个”平台,疏通绿色融资渠道
依托丽江市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提供绿色项目认证等方法,实现绿色信息、制度政策共享,在为生态绿色发展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金融支持的同时,极大的降低了金融机构绿色识别成本。截至2023年1月末,通过该平台共享绿色信息287条,金融机构通过平台累计发放绿色信贷12.36亿元,其中,农业产业相关绿色信贷3.78亿元,绿色项目信贷9.58亿元,有效的实现信贷资源向绿色项目和产业的精准投放。
围绕“2个优”创新,发挥绿色资源禀赋
优平台促融合,完善高原湖泊监测机制,结合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有效推动绿色金融支持高原湖泊生态治理,截至2023年1月末,通过应收账款服务平台累计为泸沽湖、程海发放贷款9.87亿元,支持“两湖”环境治理项目建设。
优抵押促质效,结合动产融资系统,探索突破生物性资产抵押(如活牛抵押),解决高原绿色农业产业融资难题,实现了高原特色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截至2023年1月末实现450亩滇重楼种苗及植株资产评估,并提供信贷支持2200万元。
深化“3项”工作机制,筑牢绿色发展根基
完善绿色金融组织体系,出台《丽江市大力发展绿色金融2022年工作方案》,从机制建设、组织保障等方面高层次推进绿色金融发展,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流入辖内绿色生态领域。
引导金融机构完善绿色信贷发展制度,实地核查绿色信贷数据,强化激励评价。2022年9月,对10家金融机构绿色信贷数据进行核查,“以案为例”做到点对点解疑答惑。同时,2022年共完成银行业法人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4次,绿色金融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积极探索企业碳核算工作,结合辖内企业碳核算试点银行,依托于“蔚蓝企业”碳核算平台,核算丽江华坪金芒果生态开发有限公司2022年的碳排放量,破除碳账户数据“孤岛效应”。
来源:丽江发布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