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段时间的拉市海湿地好不热闹,越冬的候鸟如约而至,观鸟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
子非鸟,亦知鸟之乐
“刷到短视频,就和朋友过来了,那么多的候鸟,景色也很美,这趟来得真值!”来自上海的游客张雯在游览拉市海湿地公园时一边拍照,一边赞叹说。

游客在拉市海湿地公园环湖栈道拍摄候鸟。(丽江融媒记者 赵文立 摄)
拉市海是国际九大候鸟迁徙路线的一部分,是我国三大候鸟迁徙线西线的一个中转点,每年有大量的候鸟途经拉市海并选择在此越冬。随着今年10月下旬第一批候鸟回到栖息地,拉市海湿地自然保护区进入了最佳观鸟季。

候鸟有信,如期而至。(杨向红 摄)
“和去年同期相比,现阶段到达栖息地的候鸟数量有10%左右的增长。”拉市海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副局长张瑛说。通过同步监测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统计到的候鸟有40种80000只左右。其中,不乏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二级保护鸟类灰鹤、黑翅鸢、普通鵟。

回归拉市海湿地越冬的候鸟。(杨向红 摄)
自然对人的回馈
就像人对自然的关爱
“直播间的朋友们,这是我的家乡,镜头里是近期来越冬的海鸥、斑头雁、赤麻鸭……”在打渔村环湖栈道上,短视频博主晴天摇动着手机,正在进行网络直播,评论区里天南地北的网友都在为这幅“青山绿水候鸟飞”的天然画卷点赞。
打渔村依水而居,近年来采取“人退鸟进”的发展战略,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修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也给越冬候鸟营造了安全、舒适、食物丰裕的栖息地。而村道沿线,成为游客游览时的重要打卡地,清静的小村落也因为候鸟归来,吸引着纷至沓来的宾客。
在公路沿线做生意的和家欣说:“近期观鸟的游客、拍鸟的摄影爱好者特别多,尤其是周末,丽江市民也会来,生意也好做了。”

打渔村沿湖路边,观鸟赏景的游人。(丽江融媒记者 赵文立 摄)
王建红是美泉村候鸟湾湿地公园的工作人员,他说,其他时候游客们大多是走马观花式地在公园里逛逛,拍拍照片,而候鸟来的时候则让这个公园更加充满了活力。游客们用多种方式和候鸟互动,欢快的笑声不绝于耳,在公园停留的时间明显比其他季节要长。王建红还说,作为工作人员,除了服务好游客外,还会主动向他们宣传一些爱鸟、护鸟的注意事项,把拉市人民与候鸟和谐共生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

在美泉村候鸟湾景区,人鸥共舞,相映成趣。(丽江融媒记者 赵文立 摄)
千般舍不得的理由
人鸟相向奔赴
大自然总是会以无声的方式回馈热爱它的人。据最新科考成果显示,拉市海共监测记录到鸟类有67科341种,种类占云南省记录鸟类的33.27%,占中国鸟类的23.50%,是云南省乃至全国自然保护区鸟类种类最多的自然保护区之一。近年来,到拉市海越冬的候鸟数量呈现出稳中有升的趋势,连续几年候鸟数量都超过10万只,最多的一年达到了12万只。正是由于科学系统地保护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改善了,湿地面积增大了,老百姓爱护湿地和候鸟的积极性也提升了,才呈现出眼前这人与鸟双向奔赴的动人景象。

候鸟“一”字排开,享受冬日暖阳。(杨向红 摄)
据张瑛介绍,近年来,拉市海从多方面争取资金,开展了一系列保护修复措施。如湖滨带湿地的修复,根据湖滨带的地形地貌,修建一些浅水区、小水沟、浅水塘,为候鸟营造不同的生境。同时,还在湖滨带清理外来物种,补植一些适合候鸟食用的植物,为候鸟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下一步,在继续做好保护修复工作外,还将逐步建立GEP核算体系,对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用直观的数据发挥出导向性作用。

拉市海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护。(丽江融媒记者 赵文立 摄)
冬日暖阳下,季节的旋律与生命的灵动正好相遇。时光正好,赏景、观鸟,亦可静静聆听那一对对翅膀间的飞羽欢歌。

冬日的拉市海湿地。(丽江融媒记者 赵文立 摄)
【观鸟小贴士】
候鸟接踵而至,拉市海湿地也迎来最美的景观,想必很多朋友已经有一睹芳容的出行计划。据当地村民介绍,栖息候鸟的族群大部分集中在湿地公园、打渔村、候鸟湾等地,区域内也设置了环湖栈道和特定的观鸟地点,可满足市民游客的游览需求。另外,若候鸟遭受严重惊吓后,会对栖息地的选择、觅食行为、繁育能力产生影响。记者提醒广大市民、游客,爱护候鸟,合理观赏。
总策划:马湘 罗坪江
统筹:和红军 和继贤
策划:李桥 木红亮
主笔:赵文立
视频:李扬
海报设计:李耀瑭
编辑:张秋丽
校对:张秋丽
二审:赵坤玉
终审:罗坪江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发稿编辑:赵文立)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