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视点 | 金沙奔向“绿富美”

2023-12-09 17:32:46 阅读量83430 字数2654

从北向南,由南转东,金沙江犹如巨龙穿梭在丽江的崇山峻岭间。这条因古代盛产金沙而得名的大江,其在丽江的许多流域地区却因为地势险峻、交通不便等多种原因,长期以来呈现出生态状况恶劣、人居环境不佳、产业发展困难、群众生活水平不高的状况。近年来,全市坚持党建引领、支部带动、党员带头、人才献智、企业助力,在金沙江两岸筑起一座座“绿色堡垒”,培育出一批批“领头雁”,推进乡村产业全链条发展,让昔日的“穷山沟”变身“绿富美”。

支部建在产业链

在玉龙雪山腹地,玉龙县大具坝的葡萄远近闻名。“从2.2亩发展到现在的400多亩,每亩收入在1万元以上。”大具乡葡萄产业党支部书记单治福告诉记者,因为没有像样的产业,他所在的头台村一直是穷村。2002年,单治福开始带着乡亲们种葡萄,一带就是20年。

“不管干啥,党支部带头最管用了!”说起这些年的经历,单治福很感慨。2016年,头台村成立了葡萄产业党支部,让种植大户和技术能手带头“换思想、学技术、引品种、闯市场”。7年间,已带动106户366人脱贫致富,累计带动群众增收360万元。

大具乡葡萄产业党支部书记单治福带领乡亲们种葡萄。(丽江融媒记者 赵丽军 摄)

初冬时节,来到永胜县三川坝,到处都是挖藕、洗藕的忙碌身影。“以前,谁会想到荷花的价值这样高!”三川镇翠湖村荷花产业党支部书记夏永祥说,翠湖村种藕的历史悠久,但以往多是品种单一、管理粗放、产量较低的商品莲藕。

“干产业靠支部带动就能发展得更快更好。”夏永祥告诉记者,2017年,翠湖村成立了荷花产业党支部,吸收了村里的种植大户、销售能手。并根据每名党员的特点,创建“6541”工作机制,设置技术指导等6类岗位,让大家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同时,还吸纳了各级驻村帮扶的工作队员。“他们懂政策、有资源、会宣传。”

永胜县三川坝,种植户在荷塘里采莲藕。(丽江融媒记者 和涛 摄)

如今的翠湖村,几乎是家家种荷,户户有藕。

“要从单纯的种藕发展成‘荷塘经济’。”夏永祥和记者聊起了思路:目前,翠湖村有荷花种植户673户,其中,种植大户就有262户,带动三川镇农户种植荷花1.2万亩。今后,要以“以荷为媒”打造赏荷、收莲、采藕、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

翠湖村村民采收莲蓬。(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

党员干在产业链

“党员自己富不算本事,要带大家一起富。”这是单治福的“口头禅”。他坦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他和葡萄产业党支部的党员压力不小,要想办法让“大具葡萄”的品牌更有价值。“沿海地区种葡萄有句话,五年换‘大奔’。”

对未来,单治福信心满满。他盘算着:一方面给葡萄上“户口本”和“身份证”,记录葡萄从种到采的全过程,让消费者能认准品牌。另一方面依托400多亩葡萄园,发展采摘、体验等乡村旅游。“大具是金沙江穿坝而过、同时能看到三座雪山的地方,旅游差不了。”

远近闻名的大具葡萄。(丽江融媒记者 赵丽军 摄)

1998年,白云清成了翠湖村最早发展荷花产业的一批人,爱学肯钻的他很快成为种植能手。“党员要带头学、带头传。”村里成立荷花产业党支部后,他担任“技术指导岗”,负责给其他种植户“传帮带”。

“因为摸不准,起码换了三四个品种。”近些年,白云清等人看准机遇,带头引进观赏莲藕,吸引游客前来赏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如今,翠湖已成为网红打卡地。2022年,首届“三川荷花季”就吸引游客6万余人次。

如今,翠湖村已成为网红打卡地。(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

在白云清家不远处,投资400多万元的三川莲藕加工厂即将投产。“有了生产线,荷花产业的综合效益会越来越好。”夏永祥说,每到采藕时,村里的莲藕都有一节“藕把子”要丢掉,但现在可以用来加工成藕片。仅这一项,就能给种植户每亩增加400元左右的收入。

三川莲藕加工厂即将投产。(丽江融媒记者 赵丽军 摄)

群众富在产业链

千百年来,金沙江畔的大具乡大台子等地一直是荒凉的滩涂地,石头遍地,风沙满天。如今,这片荒滩上已建起现代化的蓝莓种植基地,成了“致富滩”。

位于金沙江畔的稼沃蓝莓种植基地。(丽江融媒记者 和涛 摄)

“激活沉睡的资源,向科技要土地。”据丽江稼沃蓝莓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贾文坦介绍,2022年,公司被大具乡党委、政府引入后,通过脉冲灌溉、散光膜等“黑科技”,开始在石头滩上建设3000亩蓝莓无土栽培基地。目前,已经投产2300亩。

走进基地的温室大棚,一颗颗蓝莓挂满枝头,工人们正在细心采摘。“一年的劳务支出达1000万元。”贾文坦说,基地通过用工、与村委会共建“劳务之家”等方式,每年为当地提供固定岗位400个,创造季节性岗位超3000个。

稼沃蓝莓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里,一颗颗蓝莓挂满枝头。(丽江融媒记者 赵丽军 摄)

“飞沙走石的景象基本不见了,金沙江边的环境也明显改善。”大具乡副乡长张龙飞告诉记者,蓝莓种植基地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生态效益等也在逐渐凸显。

紧挨江边的山坡上,基地的冷链仓库和展示中心正在抓紧施工。“建成后,可以让当地的农特产品走向全国。”贾文坦信心很足,由于具备游客接待、产品展示、电商直播等功能,还将为大具发展体验游等新业态,延伸产业链条铺路。

稼沃蓝莓种植基地的冷链仓库和展示中心正在抓紧建设。(丽江融媒记者 和涛 摄)

“种藕的人都很高兴。这样的日子以前不敢想。”在翠湖村,有着50亩荷花的白云龙是“党员经营示范户”。他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夏季向游客收门票、卖莲蓬和荷花茶等产品,秋冬季卖莲藕,去年他家纯收入已突破10万元。

大江流日夜,金沙党旗红。

“目前,全市共有产业党支部149个,党组织书记领办的合作社317家。”据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心灵介绍,近年来,华坪芒果、涛源柑橘、新营盘苹果、鲁甸中药材等产业党支部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来,“石榴书记”“毛驴书记”“羊肚菌书记”等在各地家喻户晓,丽江大地呈现出支部领着干、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火热景象。

美丽的金沙江两岸。(和经权 摄)

金沙江流经丽江615公里,全市98%的国土面积属于金沙江流域。“党建引领将进一步激发出流域内产业发展的活力。”李心灵表示,全市正结合“绿色金沙江党建长廊”建设,把一个个产业党支部“串起来”,让一项项特色农产业“链起来”,努力把金沙江两岸打造成更绿、更富、更美的绿色经济走廊。

总策划:马湘 罗坪江

统筹:张卫国 和红军 和继贤

策划:李桥 木红亮

主笔:潘杨劲松

视频:和宝魁 赵丽军 和涛

海报:杨泽燊

编辑:张秋丽

校对:杨宇

二审:钱磊

终审:郭俊燕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发稿编辑:潘杨劲松)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