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推动经济发展更有质量
——二论深入学习贯彻市委五届五次全会精神
市委五届五次全会就做好今年工作提出了“三个聚力”要求,其中第一个就是“聚力推动经济发展更有质量”。
刚刚过去的2023年,面对种种困难,克服重重压力,丽江交出了一份量质双升“发展新答卷”:全市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总量小,发展不充分、不平衡、质量不高,产业散、小、弱,支撑拉动乏力,依然是丽江发展的短板和痛点。破解之道,在于发展。一方面,要继续保持“量”的增长,切实加快发展步伐;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质”的提升,不断提高发展质量,从而实现量质双升、又好又快。
聚力推动经济发展更有质量,要全力抓产业促升级。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实力强;产业富,则百姓富。要立足丽江比较优势,加快打造更具优势的主导产业、更具潜力的新兴产业。要强化规划引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产品业态,提升管理服务,推动文旅产业创新升级,以“旅游兴”带动“百业旺”,让群众有增收、企业有利润、政府有税收。要坚持走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之路,强化绿色工业支撑,推进“水风光氢储”多能互补项目建设,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力培育发展数字经济、总部经济、平台经济。要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力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确保粮食安全,持续发展壮大“一县一业”等特色农产业,积极创建高原特色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促进特色农产业稳进提质。要培大育强生物医药产业,加强道地中药材原产地、种质资源和品牌保护,培育引进种植、加工、销售链主企业,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加快形成产业链聚集效应。要持续完善商贸物流体系,加快打通生产和消费端的连接堵点,促进降本增效提质,围绕特色产业搭建物流平台、打造物流集散中心,加快物流园项目建设,鼓励发展多式联运,壮大现代物流经营主体。
聚力推动经济发展更有质量,要全力抓投资强拉动。要强化项目意识、项目思维,树牢“项目为王”的工作理念,做到人人懂项目、人人谋项目、人人抓项目;比学赶超、大干快上,精力围着项目转、资源围着项目配、工作围着项目干,提早抓前期、提标抓服务、提速抓建设。要进一步完善现场观摩、领导挂钩等项目推进机制,建立“一项目一清单”,强化要素保障,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围绕国家和省重大战略、政策导向、资金投向,争取更多政策、项目、资金支持;聚焦乡村振兴、优势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谋划、启动、推进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好项目大项目;不断完善支持政策、破除各种隐性壁垒,营造良好、公平的投资环境,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
聚力推动经济发展更有质量,要抓招商增活力。招商引资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源头活水。今天的招商引资就是明天的项目和产业。要主动招商、精准招商,探索“引凤筑巢”新模式,以“服务+专班”方式,全方位做好要素保障,“一张图”统筹项目实施,推动各项优惠政策落地,让企业家坚定扎根丽江的信心。要提升招商引资工作质效,精准绘制 “招商地图”,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市内流转机制,完善市级领导和县(区)、部门“一把手”常态化外出招商制度,强化招商引资考评激励,全面提升签约率、落地率、入库率。要推进经营主体倍增计划,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提升行动,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力度,落实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以营商环境之“优”、市场主体之“强”,促经济发展之“进”。
发展是解决丽江一切问题的“钥匙”。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我们要按照市委五届五次全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聚力推动经济发展更有质量,全力以赴抓产业、扩投资、推项目,筑牢经济“稳”的根基、提速“进”的步伐,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丽江实践新篇章。
作者:丽江日报评论员
编辑:李琳
校对:钱磊
二审:刘德祥
终审:和继贤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