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声》
普及心内实用知识传递健康生活理念
听见健康心声音
欢迎收听
丽江市人民医院
胸痛中心、心血管内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专栏
《健康心声》
由吕云市级专家工作站、陈宗宁云岭名医项目、赵渊丽江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陈宗宁赵渊茶丽珠丽江名医培养项目
联合赞助播出
▲丽江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护师 沙政梅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心血管疾病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当心跳过慢或心脏传导异常时,心排血量就会下降,造成大脑等重要脏器缺血、缺氧,从而引发头晕、晕厥,甚至心脏骤停。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型的医疗器械,犹如给心脏装了备用“小马达”,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
01
术后患者一般无需进监护室监护,在普通病房观察即可,局部伤口需用沙袋压迫4~6小时,避免起搏器囊袋内出血,增加后续感染风险。术后1-2天平卧,术后3天方可下床适当活动,一周内术侧上肢适当限制运动,并观察心律变化。
02
起搏器手术创伤较小,术后疼痛一般可以耐受,少数患者需要使用镇痛药物。手术过程中,大部分患者采用皮内缝合,无需拆线,术后5天即可出院;少部分患者采用普通线缝合,术后7天拆线。
03
术后应观察创口、敷料等情况,确保创面持续干燥,没有明显渗血、渗液。如出现局部红、肿、痛,甚至皮肤溃烂,并伴有发热,需考虑感染的可能,应及时到医院处理。此外,患者应穿着宽松衣物,避免压迫伤口。创口愈合后,洗澡时应避免揉搓该部位。
04
部分老龄患者因考虑起搏器切口愈合困难等因素,可安装无导线起搏器,可以早期下床,不需要上肢制动。
术后定期随访
01
术后一周,患者可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早期应避免术侧肢体负重、做剧烈大幅度外展或上抬动作。可根据身体状况逐渐加大幅度,做抬臂,扩胸或“爬墙”等运动,直到手臂可举过头顶摸到对侧耳垂。如出现肩部肌肉抽动,可能是导线脱位,应立即到医院检查。
02
若患者无意中进入了高压电磁场,可能出现一些全身异样的感觉,严重者可能引起心律失常。此时,患者应保持镇定,只要离开现场,起搏器就会很快恢复正常。
03
若起搏器遭到严重的撞击,或肢体过度负重时,可能会出现起搏器工作异常,甚至导线断裂,此时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严重者可能会出现黑朦、眩晕等症状,自测脉搏发现心率减慢至正常以下,此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将患侧肢体制动,并携带好起搏器身份识别卡,尽快赶到医院,接受医生检查。
心脏起搏器术后的程控随访主要是为了评估和优化起搏器的系统性能和安全性,及时识别和校正起搏器工作的异常情况以及评估电池寿命。
建议患者术后一个月第一次复诊,此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定期随访复查。第二年起,每年复查一次,如有不适,可随时就诊。
术后需要远离家用电器吗?
一般的家用电器,如微波炉、电视机、手机等,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不会对起搏器产生影响。但在手机通话时,应与起搏器保持15厘米以上的距离,尽量使用离起搏器较远一侧的耳朵来接听电话。大型电机、变电站等强磁场可能会对起搏器产生干扰,应尽量避免靠近。
术后能否进行磁共振检查?
早期的心脏起搏器可能不能耐受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磁场,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抗核磁心脏起搏器应运而生。植入抗核磁心脏起搏器后,患者可以接受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不过,不同型号起搏器能允许的磁场强度不同,而且需将起搏器调为抗核磁状态;检查结束后再将其调回原状态。如不能确定型号,可在检查前咨询医生。
术后能否乘坐火车、飞机?
通常情况下,术后不影响患者乘坐火车、飞机。经过安检时,快速通过安检门对起搏器基本没有影响,但如果手持的安检仪磁铁对起搏器进行近距离扫描是有一定影响的。因此,乘坐火车、飞机安检时需告知安检人员,或出示起搏器身份卡,避免安检仪器近距离接触起搏器。
术后还需服药吗?
起搏器只能解决缓慢性心律失常等问题。如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疾病,仍应根据病情坚持服药。
术后多久更换电池?
大部分的起搏器电池能持续5到10年,长短取决于平时起搏器使用情况。起搏器电池逐渐耗尽时,不会突然停止,术后门诊程控会提醒医生,告知大约的电池使用时间,接近耗尽时医生会提醒患者进行更换手术。
本栏目医学内容审核
丽江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
陈宗宁 赵渊 黄飞
节目直播时间:周五 11:35
重播时间:周六、周日 11:35
播出平台:丽江新闻综合广播FM106.2
节目制作:徐 蕾
新媒体编辑:徐 蕾
责任编辑:赵文立
(发稿编辑:广播中心)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