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药乡美 山海情更浓

2024-04-16 09:41:53 阅读量6550


日前,在玉龙县太安乡的沪滇共建项目云南白药生态科技产业园区内,工作人员在翻晒当归。 (本报记者 赵庆祖 摄)


人勤春来早。丽江的春天格外美。

近日,记者到玉龙县,进基地、访企业、问农户,在山水间感受沪滇协作以来“云药之乡”的新变化。


沪滇共建显真情

在云南白药集团太安基地,工人们正在苗圃里忙碌。大棚前,两座数千平方米的新厂房已拔地而起,房顶上“沪滇情深 上海援建”8个红色大字鲜艳醒目。

记者走进厂房,看到设备都已安装完毕。“主要进行趁鲜加工和药材收购。”云南白药集团丽江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俊平说,这是沪滇共建的云南白药项目,总共有三期,这里是第一期,包括标准厂房和药材产地加工厂房,由沪滇协作资金投入2100万元建设。

据刘俊平介绍,基地原来的中药材生产线产能较低,加工粗放且不规范,年产能只有1000吨。经过一期工程改造提升后,年产能可达1万吨,相比以前增长了10倍。

上海援滇干部、玉龙县委常委、副县长金宗礼是云南白药项目的协调人。他告诉记者,沪滇协作一直聚焦玉龙道地中药材发展,投入2100万元建设一期工程以来,由三方共同投资的二期工程也在积极推进,目前,已到位沪滇协作资金1500万元,预计今年5月能开工建设。

在玉龙县,云南白药这样的沪滇协作项目不止一个。沪滇协作以来,通过一批批援滇干部的“接力”,投入6048万元沪滇协作资金,全县已经建成一批种植基地、加工厂房和道路,生物医药产业正加速发展。

鲁甸乡是丽江重要的中药材种植区和集散区,但长期受就近加工难、交易物流难的困扰。2023年,投入340万元沪滇协作资金,在鲁甸乡建设中药材加工仓储物流中心,项目建成后,当年就收购中药材1600吨,为6000余名药农解决了卖药难的问题。目前,投入1000万元沪滇协作资金的1200平方米育种基地和4000平方米集散交易中心正抓紧建设。通过培育优良品种和拓展交易渠道,将进一步提升当地中药材良种培育的水平和药材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中药材产业是玉龙县“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具备做大做强的优势和潜力。金宗礼说:“要通过沪滇协作项目,推动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助力丽江发展。”

沪滇协作以来,上海援滇干部始终把推动玉龙医药产业发展作为重点工作常抓不懈。7年间,援滇干部策划并推进12个中药材板块的沪滇协作项目建设,带动25个村的2.9万名药农增收。


山海携手闯新路

云南白药集团太安基地的入口处,一块“丽江数字中药材产业平台”的标志牌引人注目。

在云南白药集团丽江公司董事长赵勇眼里,围绕这个平台可以下一盘“大棋”。品质不均、缺乏溯源、数据不通等问题,长期制约丽江中药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要突破瓶颈,数字赋能和科技赋能是关键。”赵勇说,云南白药集团已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丽江数字中药材产业平台,但主要用于企业内部,要通过政府支持和项目支撑,逐步扩大平台的覆盖范围。通过沪滇协作项目的支持,有望取得新突破。

目前,沪滇协作资金支持云南白药项目的三期工程已在谋划中,这项工程将聚焦数字中药材产业平台建设,让中药材产业从“数据大”向“大数据”转变。

金宗礼介绍,在沪滇协作机制支撑下,两地将共同努力,通过引入和运用大数据,逐步构建种植、生产、仓储、物流和交易一体化的医药产业数字平台。届时,平台能覆盖全市的中药材产业,丽江有望成为滇西北中药材产业的中心。

一条通过沪滇协作项目助推医药产业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明晰。2022年,两地党委、政府就提出共建玉龙县生物医药产业园的思路,并签订了框架协议。目前,以“一园三片区”规划为引领,以云南白药等5家骨干企业为支撑的医药产业园区总体布局正在形成。

“好药不愁好买家。”赵勇说,通过种植、加工、平台筛选等各环节发力后,丽江的中药材将会在品质、销路等方面打开新天地。

下一步,沪滇协作平台将充分发挥机制、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争取东部医药企业与本地企业深入合作,推进融合种植、生产、仓储、物流和交易为一体的丽江(玉龙)数字中药材产业园区建设,走好“云南资源+上海企业”“云南产品+上海市场”的协作发展之路。

2023年6月,市委书记浦虹、市长李刚率队赴上海杨浦区开展东西部对口协作工作时表示:希望两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拓展协作空间,丰富合作内涵,真正做到全面协作、共建共赢。当下,通过沪滇协作项目支持帮助丽江壮大中药材产业在内的资源经济、园区经济,不断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生动实践正在丽江大地展开。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一个个好项目、一项项好产业,正让山海之情更深、更浓。

(本报记者 潘杨劲松 段玉菊,责编 陈琼,APP编辑 杨洁光,终审 罗坪江)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