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上瘾!丽江多所学校已明确禁止

2024-06-22 21:42:19 阅读量17824 字数1970


近期,一种名为“烟卡”的游戏在中小学广泛流行,“烟卡”顾名思义就是由烟盒制作而成的卡片。


烟卡的制作十分简单,只需将各种硬盒香烟盖撕下来,折叠成长方形的卡片,用于玩“拍烟卡牌”的游戏。游戏玩法就是几个孩子一人出一张“烟卡”,然后剪刀石头布,谁赢了谁先用力在地上拍,拍翻了“烟卡”就能收走该“烟卡”。

“烟卡”游戏在未成年人群体中悄然流行。(木红豆 摄)


“烟卡”游戏的风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看似简单的游戏,背后却有无数的隐忧!

在调查过程中,记者了解到,“烟卡”来源途径多样,有的是收集家里的烟盒,有的是跑到垃圾桶里翻找废弃烟盒,还有的在网购平台上购买……根据香烟价格和市场流通程度,“烟卡”更是被分为不同等级,比如价格较贵的香烟制作出来的“烟卡”,甚至可以抵近百个“普通烟卡”,这就导致部分孩子为了制作一个烟卡“费尽心思”。谁拥有的卡多且贵,就有炫耀资本。

“我家人抽的烟都是软盒的,这种就制作不了‘烟卡’,我就只能在路边捡烟盒了,但是现在也捡不到了。我们班同学都有一个‘和天下(香烟名称)’的‘烟卡’,就可以抵一盒普通的‘烟卡’了。”学生和韬说。

为了收集一个“烟卡”,更有不少孩子跑到商店购买香烟。(木红豆 摄)

为了收集一个“烟卡”,更有不少孩子跑到商店购买香烟,玉龙县文笔学校周边的商店老板周先生介绍,店内之前有售卖一元一包的印刷版“烟卡”,但孩子们都认为这是仿版的,无人购买。“最近天天都有孩子来问有没有烟盒,还有一些直接就过来买烟,他们都是未成年人,我就没有卖。”周先生说。

“我知道香烟品牌有荷花、中华、玉溪、云烟……这两盒就是我收集的烟卡。这些是买的仿版,其他同学都不认,另外一盒就是我自己收集制作的。”小学生李铭宇开心地向记者展示着他的“收藏”。

“烟卡”游戏在未成年人群体中悄然流行。(木红豆 摄)


但“烟卡”虽小,危害却不小。“烟卡”游戏的盛行,更是导致了许多孩子上课不专心,甚至会在上课过程中偷偷叠烟卡。有的孩子在课堂上仍回味课间玩的“烟卡”游戏,严重影响学习。除此,“烟卡”牌等级的划分不仅诱发了孩子们的攀比心理,还让孩子过早地了解香烟,以及香烟的品牌、价格、味道等,引发孩子对吸烟的好奇心,或者间接吸入二手烟,危害身体健康。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多所中小学校已明确禁止学生在校玩“烟卡”游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孩子收集香烟盒制作“烟卡”。(木红豆 摄)


古城区祥和学校小学部德育处主任黄忠义表示,自“烟卡”游戏盛行后,就出现了学生到处找烟壳,甚至购买香烟的现象。为了杜绝引发安全等方面的问题,目前学校已经明确学生不得在校园内玩“烟卡”游戏。今年“六一文艺活动中,学校还组织开展了以该游戏为主题的表演,呼吁学生抵制“烟卡”游戏。同时,还通过召开家长会,向广大家长宣传了“烟卡”游戏的危害。

“学校就怕孩子沉迷于游戏,甚至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另外很多烟壳都是捡来的,可能会影响孩子健康。更怕的是孩子们为了烟壳去接触香烟,甚至开始吸烟。在学校全面禁止后,我们大部分的学生已经没有再玩了,我们也会持续关注这个问题,让孩子们远离不健康的游戏。”黄忠义说道。

据悉,玉龙县文笔学校在发现多数学生沉迷于“烟卡”游戏后,也开始全面禁止学生在校玩该游戏。“大家一开始可能都觉得这只是个游戏,但学生为了收集烟盒可能从捡发展到购买,甚至去吸烟,还有的学生延伸到赌博或者变相赌博的方式玩耍,问题就变得严重了,我们不能让孩子们继续玩这种不益于身心健康的游戏。学校在每周一的主题班会上,都会严查学生是否有携带‘烟卡’,并通过家委会和班主任向家长告知危害。目前校内已经很少有学生玩‘烟卡’了。对屡禁不止的学生,我们会进行批评教育引导,避免孩子产生不好的行为习惯,甚至出现导向性错误。”玉龙县文笔学校德育和法治副校长和建勋介绍。

“烟卡”游戏的蔓延,也引发了不少家长的担忧。为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烟卡”的潜在危害,不少家长也积极表示将教育孩子不收集香烟盒制作“烟卡”,不参与“烟卡”游戏。

孩子收集香烟盒制作“烟卡”。(木红豆 摄)


“我觉得首先‘拍烟卡’的这个动作就很不卫生、不安全,我见到孩子玩都会去制止,让他做其他的事情分散下注意力。”家长和华兴说。

“现在我孩子认识的香烟品牌比我还多,一开始虽然没有支持他玩这个游戏,但也没有过多制止。现在我了解到游戏的危害,特别是有些为了收集还去买烟,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会积极引导孩子,让他远离不健康的游戏。”家长王利民说。


孩子的缤纷童年需要游戏来“调味”,这就需要学校和家长携手做好监督陪伴,引导孩子玩积极、健康有益的游戏。面对如此多的危害,更重要的是从源头出发,也呼吁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做好监管监督,禁止向未成年人售卖“烟卡”的行为。


记者/木红豆

编辑/和真羽

责编/林 彤

终审/杨国钧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