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参加植树活动。
6月20日,横断山新主天然植物园揭碑仪式在玉龙县鲁甸乡新主村举行。
横断山新主天然植物园位于玉龙县鲁甸乡新主村,这里属横断山老君山山系,海拔从2350 米上升到3850 米,有适宜各种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在不到10平方公里的地域里,汇聚了横断山区域2000多种植物种类,植物学家称其为“植物避难所”“植物基因库”。
20世纪早期,这里被西方“植物猎人”记录。后来蔡希陶、秦仁昌、吴征镒等著名植物学家一直重点关注这里,曾在20世纪60年代、80年代、90年代作过深入考察,并提出将其作为保护重点,命名为横断山新主天然植物园。原丽江县人民政府1999年曾立碑 “横断山新主植物园”,但一直未将其列入政府保护管理体系中,这里实际处于无人管理的状况。
2017年3月至6月,阿拉善SEE西南项目中心与鲁甸乡政府、丽江高山植物园、新主村委会多次联合实地考察,并于当年7月1日启动了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小区和植物救护站项目。按照科学家的建议,为濒危和珍稀植物建立救护所,建设滇西北特有种属植物繁育与生态修复实验基地、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活材料库。项目计划通过保护与恢复,让植物园区域内植被破坏现象得以遏制,群落物种得以恢复,园区内森林生态明显改善,并让村民在保护中获得经济利益,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目标。
在鲁甸乡政府牵头、新主村委会支持下,以及阿拉善SEE西南项目中心工作人员、丽江高山植物园专家与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新主天然植物园保护工作和生态恢复成效显著。
“树是我们砍的,现在应由我们来种。”过去裸露的山体如今被绿树覆盖,村民成了保护生态的有力践行者。截至2023年年底,新主植物园保护区组建了由84位村民参与的巡护队。
在植被修复方面,项目团队开展了多项工作。2018年建成3个温室大棚,面积为515平方米,用来繁育乡土植物,连续多年组织村民参与植被修复、植树活动。截至2023年,种植乡土树种超过18389 株,建立了12块野外炼苗地。
为了提高村民收入,项目团队扶持护林队员成为养蜂示范户,并发放蜂箱。同时,还开展了中草药种植技术培训,提高了村民的种植技能。
新主村是东巴文化传承基地。项目团队十分注重文化传承,投资新建了东巴文化博物馆,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村民积极弘扬和传承东巴文化。
通讯员/箫今 文/图
责编/王桂祥
APP编辑/杨洁光
终审/郭俊燕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