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木江胡的入党申请书,字迹不俊秀却很工整,语言不华丽却饱含深情。因为人事调动、档案流转等原因,入党申请书被浸透了水渍,一路见证了木江胡立足岗位、履职尽责的担当作为。
木江胡。(受访者供图)
木江胡是丽江市古城区投资控股集团环卫公司处置分公司的一名老环卫人、老党员。20多年前,当他还是一名刚走上环卫岗位的新人时,他就在这份入党申请书上郑重地写道:“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不是我一时半刻想出来的,而是长期以来一直努力的人生方向,今天我将这个理想以书面的形式递交给党支部,希望党组织考验我。如果我能加入中国共产党,将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
在工作岗位上的木江胡。(受访者供图)
木江胡出生于丽江城区周边的一个纳西族村子,贫寒的家庭让他从小就养成了朴实的性格和勤劳的品质。为了养家糊口,他干过电焊、刮过墙、贴过地砖、开过车。他文化水平不高,但踏实肯干,只要是经过他手的活儿,他都能干得扎扎实实、漂漂亮亮。28岁的木江胡成为环卫所的门卫,为了多赚一百元工资,他还兼职打扫厕所,先后担任吸粪车、洒水车、清运车及收集移动车的驾驶员,领导看他性格沉稳、做事稳妥,便吸纳他成为了一名正式的环卫工人。转正后,木江胡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时时处处以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脏活累活抢着干,他还在有限的空余时间里,努力提升自己。不久后,木江胡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干活更加卖力了,数不清有多少次跳进下水道清淤,记不得有多少次徒手清理化粪池。2006年2月,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木江胡被派到南口生活垃圾处理场担任班组长。垃圾填埋工人是所有环卫工种中最脏最累的一个工种,很多人都不愿意做,但木江胡接到通知后,二话不说,扛起行李就去了。当时,南口生活垃圾处理场一共有7名员工,但只有木江胡一个男同志,操作机械和重体力活都落到了他的身上。初到岗位,他就摸索自学了挖掘机、装载机、压实机的操作方法。“没办法呀,男同志就我一个,如果我再不会操作,整个场子就瘫痪了。”木江胡说。垃圾填埋场冬天尘土飞扬,夏天污水横流。因为只有他一个人会用大型器械,任务多的时候,他总是来不及吃饭,长期下来就落下了胃疼的毛病。然而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木江胡一待就是7年,像一头老黄牛,勤勤恳恳地干着分内和分外的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公司领导考虑到木江胡长期在最艰苦的一线工作,打算将他调到清闲一些的岗位,但木江胡拒绝了。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工作不能挑三拣四,我还年轻,可以再苦10年。”就这样,木江胡被调到文化垃圾填埋场,从“一个垃圾坑”跳到了“另一个垃圾坑”,别人都笑他是垃圾场的“钉子户”。 
木江胡和他的同事们。(受访者供图)
文化垃圾填埋场承担着丽江城区所有生活垃圾的处置工作,日均处理约420吨,每年七八月份最高的时候达到520吨。每天清晨6点,天刚蒙蒙亮,木江胡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驾驶着装载机,把一车车垃圾搬运到指定位置,压平、整理、覆膜。每天下班后,他带着一身异味回到宿舍,连洗澡水都是黑乎乎的。在文化垃圾填埋场的10余名工人当中,木江胡算是一名老大哥了,但他从不论资排辈,而是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不管是休息日,还是节假日,只要有任务,他都会及时赶到。为了保证垃圾及时填埋,他总是第一个自觉留下来加班,有突发情况,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从业20余年,木江胡带出了20多个徒弟。其中,杨丽友、和占坤、刘高等人如今已是优秀的环卫工人。因为表现突出,木江胡多次被表彰,从单位“优秀员工”到古城区的“先进工作者”,从市级“道德模范”到云南省“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云南好人”,一份份荣誉的背后,记载的是他从青年时期到中年时期的奋斗和奉献历程。每次站在领奖台上,不善言辞的木江胡只是微微一笑,冒出一句“我只是做了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情”。

记者/张小秋
编辑/王君霞
责编/李琳瑛
终审/和红军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