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radio【护航成长 同在阳光下】家庭教育:少用权力 多用规则

2024-07-01 15:07:31 阅读量13610 字数995




少用权力 多用规则



在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观念影响下,亲子关系讲求“孝顺”,“孝”的前提是“顺”,即听从父母的意愿和安排。父母有权强迫命令孩子,言外之意是说父母即使是错的,孩子也要服从、听话,如果反抗,如顶嘴、争辩、不服,就是不孝,父母总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这是我们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善用权力的深厚文化根基,日用而不觉,日用而不反思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柳传珍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拥有一定的权力:如引导和指导权、规则制定权、教育决策权、奖惩权、资源分配权、监护权。对孩子负有监护责任,保障孩子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成长。父母在行使这些权力时,也应该注意方式方法,要在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权利的基础上,合理、适度地运用权力。

◆以权力为主养育孩子的理念与方法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也无法在现代社会中养育出人格完善的孩子。

儿童的发展需要在生活中不断探索、试错,并在此过程中慢慢领悟生活的真谛,做人的道理。如只有摔倒过的人,才知道要怎么才少摔跤,所有的经历都是财富。

会影响孩子的智力水平和社会功能,使孩子烦躁、紧张、焦虑、压抑,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力下降,分析能力降低等智力水平下降等。心理也会出现问题。

不管是控制型还是宠溺控制型的父母,通过权力的工具,采取强迫命令的方法,不听就收拾孩子,而多数孩子只是口服心不服,这种方法并不一定起到好的教育效果,容易让孩子养成两面人格,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点击收听

规则由群体成员共同制定,并得到大家公认的,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制定家庭教育规则,主要涉及作息时间、行为规范等,目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自律能力。

制定规则要与孩子一起商量,在孩子认可的前提下才开始执行,要选时机,如孩子过生日的时候,召开家庭会议的时候等,有仪式感的时机;

规则不能太多,够用就行。规则太多了记不住,很容易忘记执行,要求不能太高,不要订不适合孩子年龄的规则,要循序渐进,否则难以执行,就失去了制定规则的初衷。

违背规则要有适当的惩罚,但不过分苛求,不过度批评,不要居高临下教训孩子、吓唬孩子,也不唠叨没完,尤其不给孩子贴负面标签。要注重过程的完整性。

要有温度,有弹性,适当违反,也不要太较劲。八是父母要做榜样,家庭里同样要有约束父母言行的规则,自己做到了再要求孩子。

护航成长 同在阳光下

   

采编:李婧

责编:杨四见

终审:李霞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