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筚路蓝缕,披荆斩棘
今朝,乘风破浪,风华正茂
信仰的力量
是星火燎原,是生生不息
传承红色基因,凝心聚力
赓续红色血脉,塑魂铸魄
欢迎收听丽江市融媒体中心特别节目
牢记初心使命 凝聚发展力量
嘉宾:大研街道光义社区
副主任 黄燕云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人物,他以笔为剑,以墨为锋,不仅在书法艺术上造诣深厚,更在革命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了毕生心血。在岁月的流转中,他的名字渐渐被世人所遗忘,然而,玉龙雪山不会忘记,金沙江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纳西族第一位中共党员——李群杰。
李群杰故居内播放李群杰先生的电子影像资料(光义社区供图)
李群杰,字杰夫,1912年出生于丽江,战火纷飞的年代赋予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在中山大学的求学时光里,他深受马列主义和中国共产党革命思想的熏陶,成长为一名进步青年,积极参与革命学生组织,投身爱国运动。1937年,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纳西族第一位中共党员,也是早期中共云南地下组织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李群杰故居外部建筑风貌(光义社区供图)
在抗日战争时期,李群杰担任了中共云南特委书记、中共云南省工委书记等重要职务,他积极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使云南的抗日救亡工作蓬勃开展,党组织也得到恢复和发展。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保护组织,他打入国民党云南省政府工作,在各种公开身份的掩护下,为党组织提供了革命经费及国民党重要机密,保护了党组织和同志,同时也做了很多惠民利民的好事。
李群杰故居内部展陈(光义社区供图)
新中国成立后,李群杰为云南省的文化教育、边疆民族等工作作出重要贡献。然而,在极左思潮的冲击下,他身陷囹圄18年。即便如此,他依然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坚守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70岁时获得平反昭雪后,李群杰历任云南省政协专职常委、云南省文史研究馆名誉馆长、中共党史学会理事、云南省党史学会会长、云南省书法家协会创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等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群杰故居内部展陈(光义社区供图)
李群杰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朴拙劲健、俊逸洒脱,在云南乃至全国范围内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同时,他也热爱家乡,热心公益,设立了“李群杰奖学基金”助力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和继军老师的《据说丽江》一书中,记录了李群杰任邓川县县长时的三件传奇往事:“用之裁之,贼上拿贼”、两拍公案,震瞎“水草大王”、“治水害为水利,兴庠序举教化”。这些事迹不仅展示了他的智慧和才能,更体现了他对家乡和人民的深厚情感。
光义社区开展“学党史·颂党恩”主题活动(光义社区供图)
2008年,李群杰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他的骨灰和着鲜花撒在了玉龙雪山,落叶归根。他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党尽忠、为国分忧的一生。他坚持真理、刚直不阿、不谋私利的革命精神;他率先垂范、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以及他坦荡为人、淡泊名利的寥阔胸怀,都在云岭大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光义社区领导到昆明拜访李群杰先生子女。右三李群杰先生子女。(光义社区供图)
忧国不忘驽马志,赤心千里壮山河。李群杰把一生融进祖国的江河,把所有的光辉融进祖国的星座,祖国不会忘记!如今,当我们漫步在丽江古城,走进大研街道光义社区李群杰故居,或许还能感受到李群杰对家乡的热爱和对革命的执着。人民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被后人铭记和传承,鼓舞我们不断向前。
光义社区开展“学党史·颂党恩”主题活动(光义社区供图)


李群杰书画展厅外部图(光义社区供图)
1、开放时间:展厅每天早上9:00至下午5:30对外开放,请您在此时间段内前来参观。
2、观赏作品:您将有机会近距离观赏李群杰老先生的书画作品,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3、阅览资料:展厅内备有相关书籍和电子资料,供您坐下仔细阅读,深入了解李群杰老先生的生平事迹和艺术成就。
4、爱护展品:请您在参观过程中爱惜我们的展品、书籍和硬件设施。不要触摸展品,以免损坏。
5、书籍与水壶归还:若您使用了展厅内的书籍或水壶,请在离开时将其归还原位,以便其他游客使用。
6、保持清洁:请在展厅内保持清洁,不要吃东西或喝饮料。如有垃圾,请随身带走并投入垃圾桶。
7、随身物品:在参观结束时,请检查并带好您的随身物品,以免遗失。
期待您的光临,并相信您将在此度过一段难忘的时光。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帮助,请随时向工作人员咨询。


主播:梁国宏
采编:和琼
责编:杨四见
终审:李霞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