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丽江市聚焦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把发展壮大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作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引擎,牢牢抓住县域经济发展这个硬支撑,做“优”古城、做“美”玉龙、做“活”永胜、做“强”华坪、做“特”宁蒗,推动改革与“三大经济”深度融合,全力以赴拼经济、促转型,全市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在“好风景”里共同奔赴“好光景”。
今年以来,全市一区四县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同向奔赴,丽江经济呈现出行稳致远、稳中向好发展的“新光景”:
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1%,增速比全省高3.5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2位;
1月至5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4%、排名全省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排名全省第7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4%、排名全省第6位;
上半年,全市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为9682.81元、同比增速12.44%;
1月至5月,接待国内游客3353.3万人次,同比增长6.87%;旅游花费523.76亿元,同比增长22.22%;
……

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古城区正立足优存量育增量,聚焦高质量发展推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棒棒会、中济海公园足球联赛、“一乡一节”“20度的丽江”文旅产品发布会……今年以来,古城区相继推出一系列“旅游+”活动,引流游客近800万人。今年1月至5月,古城区预计接待国内游客超2000万人次,旅游总花费370多亿元。“舍不得的丽江 忘不了的古城”丽江棒棒会系列活动举行。(图源:古城融媒)
目前,古城区正以文旅新IP为重点,构建“季季有爆点、月月有活动、周周能引流”的旅游营销格局。同时,推动6个文旅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精品体验区、“夜游”示范街区、省级金牌旅游村、古城旅游新IP,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除文旅产业外,按照市委“做优古城”的目标定位,古城区持续在重大项目建设和“一县一业”上重点发力。古城区委副书记、区长阿辉表示,古城区要争做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今年以来,古城区新入库项目69个,总投资42.67亿元。1月至5月,预计古城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06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投资完成9.86亿元,增长151.7%;民间投资完成17.74亿元,增长30.3%。在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工人正忙着采收整理玫瑰。(赵庆祖 摄)
目前,古城区花卉种植面积5370亩,花卉产业总产值达2.7亿元,彩色马蹄莲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90%。作为古城区“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鲜花经济”正越开越旺。同时,确定了“一坝三带”的空间结构,发展精致型分布式现代农业,做强“一县一业”,做特“一乡一产”,做优“农业品牌”。

玉龙县是云南省“一县一业”中药材特色县。近年来,玉龙县立足资源优势,持续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正让中药材产业成为全县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鲁甸乡是玉龙县远近闻名的“云药之乡”。今年5月,通过争取沪滇协作项目资金1000万元,鲁甸乡“云药之乡”中药材产业链建设项目开工,将打造集交易、集散、仓储、冷库、物流于一体的中药材产业链。项目建成运营后,资产归全乡5个村集体共同所有,租金收益用于壮大相关村集体经济。在大具乡大坪坝,总投资近10亿元、总装机170兆瓦的大坪坝光伏项目正在加快建设。近年来,玉龙县通过积极探索“光伏+”新模式,做大做强绿色能源产业,把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大坪坝光伏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生产清洁电能2.96亿千瓦时,年产值约8288万元。
玉龙县积极推动绿色能源基地建设,上半年,分批纳入省级新能源项目建设清单项目9个;全面完成大坪坝一期光伏项目建设,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完成慈航酵素产业化开发生产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和设备安装,近期有望实现投产;大坪坝二期等8个新能源项目正有序推进;梨园—阿海混合式抽水蓄能发电项目前期工作已完成。 “在做‘美’玉龙上下功夫、求突破,推动经济发展稳进提质。”玉龙县委副书记、县长和秋珍表示。

永胜县是“中国松露美食之乡”,也是高原特色栽培食用菌基地县。近年来,永胜县始终把食用菌产业作为做大做强“土特产”文章、坚定不移发展“三大经济”的重要抓手,通过放大资源优势、建设食用菌特色产业园、促进外贸出口,全力推动食用菌产业“聚集化、产业化、园区化、国际化”发展。2023年,完成食用菌种植1.9万亩,共带动1.2万多农户增收。目前,全县有食用菌生产经营企业6户、专业合作社23个、栽培大户55户,已初步实现全产业链发展,夯实了产业园区化、集群化发展的基础。2023年,全县食用菌产业出口产值1.38亿元,占全市的51.9%。其中,县内农业、林业双龙头企业丽江中源公司,产品销往3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交货值达1.23亿元,野生菌出口居全国第一,出口创汇常年超全市总额的50%。永胜县羊肚菌等食用菌种植产业蓬勃发展。(图源:永胜融媒 )
近年来,永胜县依托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示范项目,以三川镇翠湖湿地为核心区,打造万亩荷塘盛景,与周边2万亩软籽石榴、优质葡萄、柑橘等水果基地连成一体,结合三川镇独特的饮食文化和非遗文化,点面结合,为游客提供观赏、餐饮、农事、文化体验等服务,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今年上半年,永胜县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1月至5月,全县新增经营主体728户,全县经营主体达35272户。“永胜县按照丽江市委做‘活’永胜的要求,争当‘三大经济’提质增效表率,打造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标杆、‘五城共建’示范标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标杆。永胜县委副书记、县长熊洋表示。

今年一季度,华坪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9.1%,比全市高11个百分点,比全省高14.5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2;隆基单晶硅棒项目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101%,拉动GDP增长10.5个百分点。 今年1月至6月,华坪产业园区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46亿元,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实现税收1.6亿元,隆基生产单晶硅棒31669吨,实现产值62.64亿元;五星石墨生产石墨化产品17052吨、焙烧产品14996吨,实现产值1.96亿元。园区配售电公司发电490万千瓦时,实现营业收入196万元,供电4.79亿千瓦时,实现营业收入2.4亿元。
云南华坪产业园区。(图源:华坪融媒)
芒果产业已经成为华坪县的一大富民生态产业。截至去年末,全县芒果种植面积达45.9万亩,位居全国县域种植面积第一,产量44万吨,产值28.6亿元。目前,华坪县已完成晚熟芒果丽江地方标准修订完善,并于6月28日发布了《2024年丽江芒果(华坪)主推品种最佳采摘时间的通告》,进一步强化标准管理,把控芒果品质;龙头果子山100亩芒果种质资源圃正加快新建,今年已完成引进芒果新品种6个,全县保存芒果品种及资源共340个。随着品种数量的不断增多和品质的不断提升,今年,全县芒果挂果面积达39.1万亩,预计产量46.5万吨。“做‘强’华坪,华坪县将在产业上追求支撑度、在项目上追求加速度、在安全上追求敏感度、在创建上追求可感度。” 华坪县委副书记、县长和振说。

宁蒗马铃薯从“温饱薯”向“致富薯”转变,马铃薯种薯畅销云贵川、“2700”糖心苹果走出国门、高原红米走俏长三角、“丽川花椒”香飘成渝……“做‘特’宁蒗,将突出培育产业增长动能,做特绿色农业和绿色工业。”宁蒗县委副书记、县长黎建勇表示。今年以来,宁蒗县持续培育高原特色农业,优质马铃薯种薯基地、花椒基地、苹果基地、烤烟基地、红米基地等量质齐升。上半年,种植马铃薯21万亩以上、高原红米1.3万亩、烤烟3.15万亩。
今年以来,宁蒗全速推进8个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已并网发电3个项目,新增装机25.9万千瓦,清洁能源实现产值1亿元,绿色能源产值占县域工业产值的比重达65.3%。今年,宁蒗提速推进泸沽湖5A级景区创建,摩梭特色小镇、摩梭古镇、比依河谷风景区等项目加快推进;1月至5月,全县接待游客20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13.4%。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