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大赛】让群众就近享有高质量医疗服务

2024-08-02 16:07:58 阅读量8381 字数1536

7月2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包括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等。

人民要幸福,健康是基础;云南要跨越,健康是保障。医疗资源怎么扩容和均衡?就是要大病重病在本省就能解决,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镇、村里解决,始终是深化医改的一项重要目标。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力”

以推进“医通、人通、财通”为抓手,加快推动形成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的医共体格局,通过强化技术引领与支撑,为各成员单位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帮扶、等级医院评审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和帮助,为基层群众建立起预约检查、就诊的绿色通道,更好满足群众卫生健康需求。可以通过建设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纽带,下沉优质资源与基层开展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社区医院、优质服务基层行等项目共建,推进“省、市、县、乡”三级医疗质量管理同质化,组建专科联盟,牵头医院每月下派专家到成员单位坐诊,开展查房、手术带教等业务指导。鼓励公立医院进行综合改革,因地制宜推广一批医改的新经验。探索建立远程医疗服务政策体系,在现有基础上开展基层医疗机构远程会诊室等建设,推动远程医疗服务向基层医疗机构延伸,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医院建在百姓“家门口”

县乡医院,是守护基层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然而,受医疗资源禀赋不足、技术水平有限等因素制约,往往是“小病县里检查,大病送大医院”。要将县域内的县级医疗机构和基层乡镇卫生院,通过建立一定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形成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共同体,以县带乡、以乡带村,形成梯次帮扶带动。实现成员单位之间管理上是一家人、运营上是一本账、服务上是一盘棋,优化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推动资源下沉,来快速提升基层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防病能力。运用好“医共体+远程会诊”“基层检查、专家诊断”的远程服务模式,将服务触角向最基层延伸,让“大医院”的优质资源得以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享,改善了基层群众就医的体验和效果。

提升基层专业人员“供给量”

优质医疗资源扩容过程中,要注意活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要继续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落实好毕业生到农村服务的制度,向农村地区持续输送优质医学人才。要搭平台、创条件,支持人才在当地做医疗技术创新等,给予足够的职业发展空间。在继续教育环节,可通过鼓励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等,不断提高年轻基层医生的实操能力。通过专家现场指导、带教、培训以及鼓励医务人员进修等方式,实现医疗技术复制和平移,打造一支高水平、永不撤走的医疗队。不断提高全科医生医疗水平与薪酬待遇,让他们能够扎根基层、干在基层。要加强基层医生规培训练,在下基层前去大型医院完成规培,通过三级联网进行日常的培训和指导,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以健康素养促“主动健康”

科普宣传、健康教育是疾病预防控制的“社会疫苗”,是促进广大人民群众不得病、少得病的关键手段之一。可以通过组织优质医疗资源到基层开展义诊,创作健康素养宣传册、开辟健康书场、组建草帽宣传队、建设健康步道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先进的健康理念带到基层,帮助群众解决最突出的健康问题,将健康知识、健康理念融入群众生活,让群众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发挥作用,建立科普工作者的评估体系,给相关专业机构、科学家、专业人员等,每年派发“定量”的科普任务,将一定的时间用于科普工作,撰写科普的书籍、专著等。鼓励专业杂志,包括科普知识杂志或APP等,积极参与健康科普,扩大专业知识传播渠道。

作者 / 余猛(中共禄劝县委组织部)

编辑 / 秦文静

终审 / 和继贤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