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大赛】用“数字引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08-02 16:18:26 阅读量10166 字数1622

数字时代,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是加快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任务。对此,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发展数字经济,云南展开了周密部署。早在2022年,云南就印发了《云南省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明确通过数字基础设施强基行动、数字经济园区优化提升行动、数字产业化提升行动、产业数字化融合行动、数字服务和治理提升行动、公共数据资源共享开放行动等措施,把数字经济打造成为引领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但是,也要看到,我省数实融合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产业大而不强、数字技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仍有待发挥、数据要素价值潜力尚未有效激活等。

描绘“数字+农业”新图景

通过智慧化决策、自动化控制、精准化耕作实现农业生产少人化、精细化,日益成为各地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要聚焦农业机器人、农业传感器、农业大数据挖掘等领域,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和科研成果转化,致力于高端智能农业装备、数字化与AI赋能机械设备的研发。围绕智慧农业创新组织方式,制定吸引高学历人才从事智慧农业生产的激励机制,让能人扎根田间地头。推动构建农业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整合各类农业数据资源,提供数据开放共享、计算分析等服务,建设农业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提供算法模型、软件开发工具包、实验环境等资源,降低创新门槛。综合利用电子信息、环境控制、云计算、大数据、5G和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的创新项目,从源头上统一数据格式、语言体系等,破除部门间数据藩篱,避免“各搞烟囱”,在新农人、新平台赋能智慧农业的基础上,各地还加速破解理论实践“两张皮”现象,让前沿技术离农业更近。

做强“数字+制造”双引擎

新一代人工智能引领的数字经济,“算力”即创新力、即生产力。信息“大动脉”打通了,算力就能像血液一样便捷流淌,数据要素的潜力就能充分释放。当前应以数实融合推动工业经济的提质增效,比如通过加快实施工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融合发展试点和示范,以及培育企业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围绕项目扶持、人才引进、资金保障、试点示范等方面,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探索本土传统有事工业业数字化转型的方法路径和合理模式,梳理一批数字化转型细分行业,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灯塔”企业,培育一批优质数字化服务商,全面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应全力保障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资源要素,营造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新生态,鼓励数字企业软硬件一体化发展,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有序推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通信设备、智能硬件、锂离子电池等重点领域项目开工建设,加速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

优化“数字+服务”新场景

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187.6亿元,同比增长18.9%,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生活性服务业是促销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要领域。要构建“数字+生活服务”生态体系,形成一批成熟的数字化应用成果,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生活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快拥抱数字化,可以提升服务效率,增加有效供给,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进程,如,在交通运输领域,加快建设智能铁路、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慧民航;在文旅领域,发展虚拟展示、智慧导览、线上演播等新业态新模式;在教育领域,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新模式;在医疗健康领域,优化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在线健康咨询等服务。让数字化基础设施深度融入居民生活,数字化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基本实现生活服务数字化,形成智能精准、公平普惠、成熟完备的生活服务体系。积极引导传统生活服务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重点在小型餐饮、零售杂货店、家政服务、家电维修等生活服务领域推广数字创新应用。

作者 / 余猛(中共禄劝县委组织部)

编辑 / 秦文静

终审 / 和继贤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