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大赛】用匠心打造群众满意的“口袋公园”

2024-08-02 16:20:19 阅读量11033 字数1563

近年来,逛家门口的“口袋公园”,正成为丽江市民生活的新风尚, 园林廊架、花卉树木、绿色步道……漫步在城区的大街小巷,一个个功能齐全的“口袋公园”呈现在眼前,让广大群众出门便可见绿,在绿意盎然的环境中观光、锻炼、休闲娱乐。

城市绿化是城市品质的一张名片,事关美丽丽江建设以及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在城市绿化中,有一种规模较小、形态各异的“口袋公园”。相较于大型公园,口袋公园不仅“身段小巧”,而且开放性更高、更贴近市民生活,在寸土寸金的城市空间中,发挥着点缀城市风景、美化人居环境的重要作用。因此建设“口袋公园”更需要一份精心与匠心。

系统多样建设是“出发点”

在口袋公园建设中,更加注重均衡布局、功能复合、文化融合,突出特色风貌,设计时根据周围小区及人群分布特点,合理布局小广场、儿童娱乐区、健身休闲区等功能区域,满足老中青幼不同年龄的需求,让大家能够玩在园中,乐享生活。应充分挖掘本地区的生态人文价值,节俭务实、循序渐进增加城市绿量,突出特色、重点打造主题“口袋公园”,提升城市绿化品质。注重彩化效果,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通过增加品种多样化,让结构层有层次化,以此增加城市生态系统物种的丰富度、自然度。合理配植观赏性强、季相变化显著的观花、观叶植物,根据环境和功能类型进行划分。要与改善城市市容市貌、美化亮化城市环境卫生,增加城市底蕴内涵、提升城市颜值品位相结合。

管建融合是“切入点”

要从“城市是人民的城市”这一重要理念出发,守护好“绿色福利”需要群策群力、共同推进。应当让企业、媒体、社会团体、市民个体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积极建立多维度管理机制。政府要畅通民意渠道,将组织设计方案竞赛、园艺竞赛等活动向群众公布,鼓励公众参与到“口袋公园”的设计和建设。要落实绿地管护标准和公园管护标准,将口袋公园管护纳入对各区日常督导检查内容,促进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将“口袋公园纳”入城市公园建设与保护体系,注重保留并激发“口袋公园”的生态属性,保护好园内的古树。开展“口袋公园”认领活动,探索推行园长制、志愿服务等管理模式,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相关服务的供给等,各类创新性举措正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还可以借助党员志愿者、社区、小区物业等力量,建立长效管护机制,促使大家都能参与到公园治理当中,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

百姓满意是“金标准”

城市绿化,关系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关系人居环境品质和人民生活幸福。只有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社区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才能建设出优秀的“口袋公园”。要持续拓展城市生态空间,发挥好“口袋公园”的游憩功能和作为公园绿化活动场地的作用,推动城市绿,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应充分发挥口袋公园的包容性,营造“一步一景”“寓教于乐”的浓厚氛围,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运用到“口袋公园”的建设中,着力打造小而美的城市公共空间。以为民服务为工作原点,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建人民满意的公园。突出“林荫+”理念,打造成可供市民休闲、休憩的林荫休闲空间,林下设置桌椅坐凳,配套健身器材、公厕、停车场等设施,让市民“进得去、有得玩、留得住”。充分利用小块零星空地、城市道路边角地合理种植和配置绿化植物,依托“拆违扩绿、开墙透绿、立体呈绿”把拆迁腾退地、闲置土地、道路节点、街头转角和现有绿地等城市碎片空间造一批绿色“口袋公园”,不断织密“出门见绿”城市绿色网络,实现人民群众在城区“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的美好愿景。

小小方寸间,满满幸福感。下功夫建好绿色空间、用实招护好民生福祉,如此方能抵达最近的“诗与远方”、转角遇见美丽的“烟火”。期待有更多匠心打造、精心管理的“口袋公园”,让山水草木更好与城市相融相生,让背街小巷也能“森呼吸”。

作者 / 余猛(中共禄劝县委组织部)

编辑 / 秦文静

终审 / 和继贤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