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样样好丨大美玉龙药飘香

2024-08-04 12:17:25 阅读量18602 字数2269





玉龙县是云南省“一县一业”中药材重点县和最早获得“云药之乡”认定县之一。近年来,玉龙县立足资源优势,面向市场,突出道地特色,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探索实践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群众参与的“多元化”中药材产业绿色发展模式,多措并举做大做强道地中药材产业,所有乡镇90%以上村委会都种植了中药材,成为享誉省内外的“药材之乡”,走出了一条独具玉龙特色的高原特色产业发展之路。道地中药材产业已真正发展成为玉龙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

主体带动 科技支撑 产业发展后劲足

云南白药集团自2017年入驻丽江以来,在引领中药材产业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2023年11月,云南白药集团发布了丽江数字中药材产业平台,通过一平台(云南白药丽江中药材产业平台)、两翅膀(科技赋能、金融支持)、一政策(政策服务清单)、一机制(联农带农机制),加强政企沟通、政企合作、企企合作,强化资源整合,加快推进丽江中药材产业平台建设,提升丽江中药材优势资源技术方面、品牌方面的价值,进一步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在平台基础上,云南白药集团整合优质中药材资源,以企业的先进技术赋能优质产品,打造提升丽江中药材品牌。逐步把平台建成滇西北的一个药材交易中心,同步建成种源、种苗交易中心。2024年3月云南省首批通过中药材GAP基地评价的5家企业13个基地中,云南白药集团太安生物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滇重楼、云当归基地荣列其中。

玉龙县太安乡种植的木香。(供图)

目前,玉龙县成功培育了一批省级以上科技型企业和中药材产业领域省级龙头企业,并有中药材专业合作社300余家,合作社种植面积近6000亩;行业协会2家,初步形成了从种苗繁育、规范化种植、产地初加工、仓储物流、市场销售为一体的较为完整产业链。

此外,玉龙县还与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科院、四川省中医科学研究院等23家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拥有中药材发明专利8项;3个企业标准成为云南省地方标准,并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是首批“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之一,为玉龙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产业发展成效显

近年来,玉龙县始终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发展生态产业的重点之一,相继出台了《玉龙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玉龙县关于发展药材产业的决定》《玉龙县中药材产业化暨产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生态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把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列为“玉龙县六个重大产业”之一,严格按照“一个重点产业一个推进组、一位主抓领导、一个专家组、一个发展规划、一套配套政策、一个调度机制”的“六个一”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明确部门职责,细化土地、人才、财政、机制、金融、资金等方面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集相关部门就该中药材产业链项目落地的要素保障进行多次研究,中药材产业链项目可以享受省、市、县最优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产业扶持政策。专门成立了中药材产业推进工作组,提供“一对一”“保姆式”服务,用玉龙效率和玉龙速度全力保障中药材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玉龙县鲁甸乡杵峰村附子长势喜人。(供图)

截至2024年6月,玉龙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5.91万亩,其中标准化基地8.12万亩,采收面积8850亩,产量8135.5万吨,实现农业产值1.9亿元;加工中药材6927.7吨,实现加工产值3.59亿元。

绿色化 品牌化打造 产业发展前景广

鲁甸乡作为玉龙县中药材种植相对集中的乡镇之一,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中药材产业的转型升级,以道地中药材为核心,全力打造“全市最具特色的生态产业示范基地”。通过不断扩大种植规模、优化产品品质,持续强化“云药之乡”的品牌影响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目前,全乡种植有木香、秦艽、重楼、珠子参、桔梗等50余种中药材,全乡90%以上的农户种植中药材,2023年,中药材种植达6.8万亩,产值突破5.5亿元。鲁甸“玉龙滇重楼”示范村已被农业部列为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高山道地中药材被列入2020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玉龙滇重楼。(供图)

据了解,持续擦亮鲁甸乡“云药之乡”金字招牌只是玉龙县发展中药材产业的重要举措之一。成功打造了“云鑫”“云全”“千草堂”“华利”“得一”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2024年2月,“丽江木香”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正在加快推进玉龙云木香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

探索立体化 多元化发展模式 产业发展“花样”多

当前,玉龙县还不断探索“生态林+药”“经济林+药”等新模式,中药材产业创新发展。截至今年7月,玉龙县累计完成林下中药材推广种植面积3510亩;完成“生态林+药”“经济林+药”发展模式示范种植面积670亩,其中,“生态林+药”(鲁甸、太安、石头、鸣音)350亩,“经济林+药”(拉市、鸣音)320亩;在玉龙县宝山乡住古村委会云南华电丽江玉龙大坪坝一期170MW复合型光伏项目地完成“药光互补”中药材金荞麦示范种植350亩,正在加快推进260亩中药材胡黄连的种植工作。

玉龙县太安乡种植的当归。(供图)

如今,中药材已真正成为玉龙县高寒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生态支柱产业,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和玉龙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玉龙县也在不断探索立体化、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模式,旨在最大程度合理化利用好土地,让产业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群众。



记者/钱吉梅

编辑/王君霞

责编/和众学

终审/和红军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