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大赛】 让文明成为丽江旅游的一抹亮色

2024-08-14 10:53:59 阅读量11463 字数1749

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束河古镇、虎跳峡……大自然的精雕玉琢融合了多民族聚居的文化遗存,散落在丽江大地仿佛一颗颗闪光的珍珠,作为我国最早开展旅游业开发的城市,丽江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实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多得的资源优势。近年来,丽江不仅在丰富旅游产品、保障游客权益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在制度和运营管理上还应不断完善,给游客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寻山访水、破绎人文密码。

不得不说,文明城市是丽江的金字招牌。丽江在市民素养的提高、交通管理到位、行政运作高效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铁、空、公等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健全,来丽游客络绎不绝。丽江也应明白旅游行业是传播文明、弘扬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也是展示一个地方软实力的形象窗口,应把文明创建与行业机制建设、与服务品质提升和旅游宣传推广相结合,狠抓旅游行业文明的建设提升,促进文明创建和旅游产业提质的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不仅是制止游客乱刻乱画、杜绝宰客等现象。

多年前,我曾在泸沽湖边走走看看,湛蓝的湖水倒映着两岸青山和沿岸的古村落,太多的风景和文化值得我寻幽探奇。一路风景一路情,当时由于摔伤导致股骨骨折,在公交车上乘客主动让座,登山时有人扶一把,看似举手之劳,我都能听到心与心在忘我相融。无处不在的新时尚、新气象,让我对文明旅游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丽江,人们心中的“世外桃源”,近些年前来观光的游客越来越多。解读乱扔垃圾、乱刻乱画、乱停乱放等不文明现象,每个人必须扪心自问: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了吗?但无限风光在险峰,因为交通、溺水、摔倒、迷路等意外,威胁着游客的健康和安全,再完善的预案,有些突如其来的危险和风险往往是无法预知和管控的。尤其是老人不是笼中鸟,往往走出家门就是胜利。不否认救人、扶人都是技术活,每个人都有掂量风险的自由,但只是吆喝一声、打个电话报警或叫救护车都那么难吗?

显而易见,文明旅游不只满足“自扫门雪”,丽江在强化无障碍设施建设、减免门票的同时,不妨成立民间志愿服务队等组织,景点设立文明岗等方式,以及强化对志愿者、从业者等人员的急救培训,各个景区设立医疗救护站等措施,全方位引导市民做一位关爱他人、守望相助的好人,帮助暂时遇到困难的旅客,这样的文明旅游,能使游客在旅途更顺畅、更温暖,这肯定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丽江观景、购物、住宿,助力丽江文旅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文明是最美的风景,“你在看风景,别人也在看你”。绿美云南,见证了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秀“成绩单”,而丽江是一颗璀璨的“星”。然后迈向“富起来”,丽江文旅承担着新兴产业不断创新发展的责任和担当,这完全能够与文明城市创建有机结合,当每位市民伸出友爱之手,见义勇为、乐善好施等传递了向上向善的能量,细微的举手投足,总能让人读到快乐和幸福的家书。我在丽江等你,无处不在的‍‍‍‍‍‍‍‍‍‍‍‍‍‍‍‍‍‍‍‍‍‍‍‍‍‍‍‍‍‍‍‍‍‍‍‍‍‍‍‍‍‍‍‍‍‍‍‍‍‍‍‍‍‍‍‍‍‍‍‍‍‍‍‍‍‍‍‍‍‍‍‍‍‍‍‍‍‍‍‍‍‍‍‍‍‍‍‍‍‍‍‍‍‍‍‍‍‍‍‍‍‍‍‍‍‍‍‍‍‍‍‍‍‍‍‍‍‍‍‍‍‍‍‍‍‍‍‍‍‍‍‍‍‍‍‍‍‍‍‍‍‍‍‍‍‍‍‍‍‍‍‍‍‍‍‍‍‍‍‍‍‍‍‍‍‍‍‍‍‍‍‍‍‍‍‍‍‍‍‍‍‍‍‍‍‍‍‍‍‍‍‍‍‍‍‍‍‍‍‍‍‍‍‍‍‍‍‍‍‍‍‍‍‍‍‍‍‍‍‍‍‍‍‍‍‍‍‍‍‍‍‍‍‍‍‍‍‍‍‍‍‍‍‍‍‍‍‍‍‍‍‍‍‍‍‍‍‍‍‍‍‍‍‍‍‍‍‍‍‍‍‍‍‍‍‍‍‍‍‍‍‍‍‍‍‍‍‍‍‍‍‍‍‍‍‍‍‍‍‍‍‍‍‍‍‍‍‍‍‍‍‍‍‍‍‍‍‍‍‍‍‍‍‍‍‍‍‍‍‍‍‍‍‍‍‍‍‍‍‍‍‍‍‍‍‍‍‍‍‍‍‍‍‍‍‍‍‍‍‍‍‍‍‍‍‍‍‍‍‍‍‍‍‍‍‍‍‍‍‍‍‍‍‍‍‍‍‍‍‍‍‍‍‍环境美、人文美、风尚美,构建了令人向往的诗意家园,收获满满的快乐和幸福,自然也会释放出生态红利、产业红利,从而反哺群众拓展收入来源、人居环境治理持续推进等诸多领域,从而引领新时代山乡巨变。风物长宜放眼量,文明最核心的相互关爱是能够传递、成长的,这是丽江向世界发出情真意切的邀请,不就能收得丰厚的回馈吗?

作者/ 袁斗成

编辑/ 秦文静

终审/ 张卫国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