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正是旅游旺季,全国热门景点游人如织。一些原本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却被“黄牛”炒出高价,记者连续几天登录国家博物馆的微信小程序,在点击“参观预约”页面后,发现七天内全都显示约满,根本没办法进馆参观。
通过随机采访了 30 位游客,发现只有 2 人是通过正规渠道预约,其他人都是购买了“黄牛票”。不仅是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军事博物馆,还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都出现了预约难的现象。近日、媒体上引发舆论,为此,完善放票原则,不给“黄牛”可乘之机。这背后,除了正值暑期外,还是因为存在“黄牛”倒票的现象。“黄牛”抢到免费门票后,加价出售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加价代预约。需要提供购买者的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不同日期的门票紧张程度不同,价格也不同。相对来说,工作日相对便宜,周末或节假日价格更高。
第二门票加价出售。手握一把身份证的“黄牛”,用甲的身份证预约,让乙(游客)刷甲的身份证进场,以此类推。
第三兜售野导游套餐。部分旅行社员工和私人导游勾结,通过使用不同手机号注册博物馆账号,为不同游客预约门票,收取每张票 10 元至几十元服务费。还有“电子导览+门票预约”或“门票套餐”服务,套餐包括门票、导游费、餐旅费等。
为解决免费门票成为商品难题、热门旅游景点“预约难”等问题,需多方努力。
一是景区提高技术识别水平。景区方面应从技术上对恶意抢票进行甄别,如:同一账号每个月限定购票次数,若出现超值情况,系统将自动拦截并阻断访问;对出现不正常的账号,暂停其购票资格。
二是相关部门应加强执法力度、加大惩治力度。网络并非法外之地,“黄牛”也一样,门票被“黄牛”恶意炒出高价,甚至出现“倒卖”现象,使景区出现门票预约难的现实问题,恶意的抢票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应加大惩治力度,加强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有效打击。强化严格监管,斩断“倒卖”渠道。
三是法律意识、理性消费,不做“羊群效应”投身者。黄牛抢票本身存在安全隐患,泄露个人隐私信息,我们应增强法律意识,理性消费,自觉通过官方渠道进行预约,加强自我信息保护,远离网络黄牛。
作者/ 长林方长
编辑/ 秦文静
终审/ 和丽星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