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医学领域中,精神科医师是一群特殊的存在。他们面对的不仅是患者的身体,还有患者深受困扰的内心世界。在丽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就有这样一位医师——郜东华。她用她的专业和爱心,为患者带来了温暖与希望。
“你昨天喝了几杯水?上了几次厕所?好好吃饭了吗?”每天早上,郜东华都会提前来到病房,与患者亲切交流,仔细询问他们的病情变化,倾听他们的内心声音。别看她现在工作“游刃有余”,郜东华告诉记者,初次踏入精神科病房的她,也曾有过畏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这些患者其实也是温柔、善良的。郜东华并非一开始就从事精神卫生工作。2004年起,她一直在基层从事临床诊疗,直到2015年,一次机缘巧合让她来到丽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始了她的精神科医生生涯。面对全新的挑战,她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去适应和学习。如今,她已取得精神科副主任医师资格,并通过了国家心理治疗师资格考试。

在郜东华看来,精神疾病患者是最需要社会关爱的群体。他们不仅承受着疾病的折磨,还常常遭遇家人的误解和社会的排斥。作为精神科医生,她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除了专业的医疗知识,她还需要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和委屈。“比如第一次来住院的病人,可能会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幻觉和妄想,虽然并非本意,他们也会出现辱骂医护人员等过激行为,但是经过医护人员的耐心护理和患者自身的努力,他们的病情也能得到有效控制,所以精神疾病并不可怕。”郜东华说。在医院里,郜东华不仅是一位医师,更是患者们的朋友和家人。她时刻关注患者的需求,无论是生活上的帮助还是情感上的支持,她都毫不吝啬地给予。患者们的一声问好、一个微笑,甚至分给她的一半水果,都是对她工作的最大肯定。
作为医院医务科主任和三病区物质依赖及老年病科主任,郜东华对自己严格要求,不断地学习和总结,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她还积极传授所学知识给年轻医生,悉心进行指导培训。她坚信,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能帮助更多患者重拾生活信心与希望。丽江市第二人民医院三病区医师杨学英说,与郜东华共事,她也耳濡目染,学到了与患者相处时应该耐心、细心和有爱心,这样才能更容易走进患者的内心。“我也会学习郜主任身上的优点,让自己成为一名更好的医生。”她说。

在郜东华的身上,记者看到了医者仁心的最好诠释,她用无私的爱在岗位上默默耕耘,以朴素的情怀播撒爱与希望的种子。“我将继续坚守‘视患者如亲人’的信念,把‘提升诊疗技术,促进患者康复’作为自己的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执着地坚守自己的责任,无怨无悔地履行一名医生的职责。”她说。
记者/罗蓉 和宝其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