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大赛】永胜六德:让多民族结晶成为民族团结典范

2024-08-23 23:11:15 阅读量10505 字数3523

永胜县六德乡他留山上居住着一群神秘的他留人,他们自称“塔潞素”,古代称“他留夷”,1954 年民族识别时归为彝族支系。目前共 4273 人,占全乡人口的 31%,居住在今以双河、营山、玉水 3 个村委会为核心的他留山。

世代繁衍的他留人孕育出了璀璨神秘的他留文化,成为了夷汉文化融合的典型代表。他留人保留着非遗技艺火草纺织、特色服饰文化、饮食习俗、祖先崇拜与自然崇拜等。位于营山、玉水、双河三个村委会交接处的他留坟林与他留古城堡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他留古墓群有墓葬16000 余座,记录在册有文字和雕刻的墓碑有 6340 余座,其中 3000多座保存完好,墓葬年代自明万历年间至民国时期,可以和山东孔林媲美,被誉为“民族文化瑰宝,夷(他留)汉融合结晶”。神秘的他留人不但创造了灿烂的他留文化,而且培育出系列高营养、无污染的有机生态食材,如他留乌骨鸡、他留红米、火草麻布衣、含糖量创吉尼斯纪录的金秋红蜜桃、润肺止咳的他留梨等,他留乌骨鸡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保护目录。火草麻布纺织技艺,是他留人及傈僳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并延续至二十一世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火草麻布衣被央视科教频道称为“绝世奇衣”,他留服饰远在大英博物馆、美国博物馆、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等地收藏展示,入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使六德乡这珍贵的夷汉结晶成为民族团结典范,近年来,六德乡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文化润心、和合六德”为主题,全力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鼎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全面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快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奋力改善民族区域民计民生。逐步形成了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局面。唱响了各族儿女团结进步的同心曲。

强化组织保障,绘就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坚持党建引领民族团结进步,切实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六德乡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双组长,人大主席、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各中心站所负责人和各村书记、主任为成员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实行党政班子成员包村分片负责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责任制,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职能部门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在六德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发展他留梯田油菜花种植,稻田养鱼项目,鼓励他留山上的农户对庭院、进行升级改造,发展民宿业。

六德乡党委政府正在努力让外地的游客来了有地方看、有地方玩,有地方消费,把他留变成“他们留”,把他留山,把整个六德打造成“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他留山的文化旅游正在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带领老百姓致富增收的新的增长极。六德乡探索出了一条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实力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强化人才培育,凝聚民族团结进步“向心力”六德乡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打牢思想基础,把准政治方向,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纳入年度宣传思想工作计划和各级党员干部培训课程。同时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村党组织干部教育培训重点内容,以学促魂的方式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全体干部对民族理论政策知识的深刻认识。2024 年开展了涉及民族团结进步的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7 次,其中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 1 期;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学习 3 次;知识宣讲和教育培训 4 次。同时成功举办多届他留人原生态山歌器乐大赛,成功培养出了一批影响深远巨大的他留乡土歌手和文艺骨干。大力扶持并确定和授予了 28 名他留文化传承人。现有以小三弦、葫芦苼、唢呐曲调演奏为主的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1人,以火草麻布纺织技艺为主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 人,列入丽江市百名工匠 1 人,正在申报的有 2 名。县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50 余名,乡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30 多名,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已成为他留特色民族文化的活名片,越来越多的他留山群众选择为他留文化“代言”。

强化宣传引导,共谱民族团结进步“和谐曲”六德乡为扩大他留文化影响力不断在文化宣传上下功夫,如拍摄专题片《神秘的他留人部落》;举办丽江首届他留文化节;成立他留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合作社,在双河二村开展他留民俗文化旅游接待工作;组织他留人方阵参加 2008 丽江市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活动;参与制作了《打跳丽江》大型乐舞碟片中的《他留情歌》节目;他留人民歌队将《他留风情》节目带到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并两次在央视热播。在省文化和旅游厅(原省文化厅)的支持下全力打造的大型乐舞史诗《他留人》参加了第十三届亚洲艺术节和全省的第十二届新剧目展演,反响热烈,获得省级金奖。成功举办第一届他留梨花节暨微电影《他留人》首映仪式。2017年 起,每年农历六月廿三日均开展“他留粑粑节”系列文化活动,举办“他留粑粑节”文艺汇演、他留乌骨鸡比美大赛、他留火草麻布纺织比赛三大精品活动,每年均吸引来自全县各个乡镇的游客前来观看。

强化研究保护,搭建民族团结进步“连心桥”六德乡坚持在研究保护上下功夫,增加对他留特色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建成六德乡宣传文化中心暨他留文化研究中心,同时,成立了“永胜县他留文化研究会”,是他留文化保护传承、宣传研究、发扬开发方面最具基础广泛性最具权威性的学术社团组织。创办《他留文化》会刊,他留文化工作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43 名他留人荣获县级文化传承人称号。同时突出基层党建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聚焦“实战导向、实用有效”目标,以乡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为抓手,高质量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各项工作,全面维护辖区社会稳定,着力建设平安六德。通过“四强化、四抓实”(即强化问题导向,抓实突出矛盾风险排查化解;强化多元联动,抓实命案防控三年攻坚行动;强化多措并举,抓实特殊群体服务管理专项行动;强化预防为主,抓实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群众问题有人解,群众办事有人接,群众服务有人管,基层社会治理初步实现了“热情服务、精准管理、科学管控、治理有效”的目标,为建设“美丽、宜居、和谐、文明”新六德打下坚实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强化示范引领,擦亮民族团结进步“新名片”六德乡着力打造了他留山小学、民族团结文化广场、他留民俗博物馆、文化广播服务中心、同心亭等五个示范单位。乡村两级联动,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和示范户评选活动,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覆盖。连续 3 年共投入 300 万元,分别在华祝白岩子小组、双河二村小组和玉水营盘小组实施了民族团结示范项目建设,先后投入 1.17 亿元进行通村通组道路硬化,水利及饮水工程、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建设,住房、公厕和户厕兴建改造,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建设了他留坟林柏油公路项目、边屯文化博物馆分馆——他留民俗博物馆项目、坟林内部分段石板小路;建设他留坟林集中保护区围篱及观光石板小道延展工程;投资 700 多万元建设他留坟林及古城堡遗址的消防用水项目;投资 180 余万建设完成他留大德寺维修工程;投资 300 多万实施中国传统村落项目,建成停车场、公共厕所、机耕路、自来水改造钢管接水、太阳能路灯等工程让人居环境得到质的提升,通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普及性宣传教育,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各民族群众树立了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六个相互”等思想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使维护民族团结成为干部群众的基本价值取向,真正发挥了“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的示范带动作用。

随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的成功创建,六德乡探索出了一条“民族团结+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找到了解决山区民族乡镇前行问题的钥匙,六德的各项事业发展愈发繁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结出了硕果,“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主旋律在六德越唱越响。

作者/ 陈春梅(永胜县六德乡人民政府 )

编辑/ 秦文静

终审/ 和丽星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