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大赛】促进民族团结的三项措施

2024-08-26 13:08:12 阅读量14343 字数118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如何在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开展好民族团结工作,逐渐让群众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只有长期深入人心的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之间才能真正做到彼此了解、彼此认同。要真正做到相互认同,以下三项措施是值得加以推广的。

一、认同一个民族,就从认同这个民族的文化开始。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守江山,其实就是守住人心。”根据我们多年的文化工作经验,要得到一个民族的人心,首先要从认同这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开始。

每个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尊重一个民族,就是从尊重这个民族独有的文化开始的。比如,云南各民族都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载歌载舞,共同欢庆彝族的火把节。很多其他民族了解、接纳彝族同胞,也许就是从一次共度一次火把节开始的。

尊重一个民族的文化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试着学几句其他民族的语言、学唱一首其他民族的歌、和其他民族共同欢庆他们独特的节日等等,都是对一个民族文化的认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小行动,也许就能温暖一个民族的心。

二、给自己正在开展的工作,赋予民族团结的意义。

现实中,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很多工作我们做了,但并没有认真思考过做好这件工作的现实意义。那些促进了民族团结的工作,我们就要及时加以总结提炼,赋予它民族团结的意义。例如,永胜县松坪乡在开展金沙江沿线村庄卫生治理的工作很有成效,如果不加以提炼,我们只会把它当作普通的一项工作。长江的上段,又名金沙江。金沙江流经松坪乡的树底、岩头、上啦嘛、下啦嘛等四个村委会,金沙江上游良好的生态,是治理长江中下游污染的重要屏障。保护好金沙江沿线的生态,对保护长江不受污染是十分重要的。当地党委通过思考提炼,赋予了它民族团结的意义。通过乡党委引导,村民意识到金沙江是我们56个民族共同的水源,我们要为中华各民族保护好水源,防止金沙江源头的污染,不让自己生活中的一滴污水流入金沙江。这样理解村庄环境治理后,村民立刻理解了这件事情的深远意义,日后对这项工作倾注了更多的心血。

从一件平凡的工作中,提炼出民族团结的意义,并将这个意义告知群众,是非常必要的。

三、建好示范区,发挥表率作用。

把民族团结工作开展得较好的地区,申请命名为民族团结示范单位,对其他地区和单位具有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就曾经强调要把云南建设成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区。可见云南在开展民族团结工作方面,在全国范围来说都是具备典型性的。

值得注意的是,示范区要名副其实,每个示范区、示范单位都要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独特的创建经验。示范单位要少而精,切忌泛滥,命名过多的示范单位,容易减弱示范单位的含金量,使示范单位的创建流于形式。

作者/ 熊万林(永胜县松坪乡人民政府)

编辑/ 秦文静

终审/ 杨国钧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