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记75年丨一座解放纪念碑,看见一个县城的壮丽发展史

2024-10-01 22:03:00 阅读量5065 字数4367



“许多城市里,都有一座解放纪念碑,记录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见证着这里几十甚至上百年的沧海桑田。”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丽江和平解放75周年。


75年时光过去,“解放”于我们却从未远去,这是解放碑下的纪念,也是绵延75年的实践。


纪念,回望来时路,让我们始终初心不改。


从“星星之火”的革命肇始发端到解放全中国,从“开天辟地”到不断“解放”,风雨兼程迎来春华秋实。这是不断成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75年。


“纪念”,不是一个停留在某一年或是某一段时期的概念,而是贯穿75年、光照永远的一种精神与实践。


解放碑下,鲜花盛放。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丽江解放纪念碑

2017年拍摄的丽江解放纪念碑。(供图)


丽江解放纪念碑矗立在狮子山西麓的翠柏林间。纪念碑上“丽江解放纪念碑”七个醒目的大字,承载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丽江各族人民为争取解放而进行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党领导丽江各族人民进行的人民解放斗争,作为全国、全省革命中的辉煌篇章,将永远镌刻在史册上。


为纪念在丽江解放斗争中英勇牺牲的先烈和指战员的丰功伟绩,教育后代,1989年10月1日,原丽江县委、县政府在古城西边的狮子山西麓建立了“丽江解放纪念碑”。基座边长8.1米,碑高10.1米,碑心高7.1米,分别寓意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纪念日、丽江解放纪念日。钢筋混凝土结构,大理石镶嵌,正面有八级台阶,四周置栏杆,造型肃穆大方。正面阴刻“丽江解放纪念碑”字,字径54×54厘米,由云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纳西族著名书法家李群杰书写。碑背刻两行楷书“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丽江县于一九四九年七月一日宣告解放”。


2023年拍摄的丽江解放纪念碑。(供图)


丽江和平解放


20世纪40年代的丽江是滇藏康边的重镇,是国民党行政公署所在地,有军队驻防,存放各种枪械两千余支、子弹数万发。地方实力派代表人物习自诚统治丽江20年,有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1949年夏,地方投机地霸武装罗瑛“民主联军”为进占丽江,扩大势力,力图将习自诚争取到自己的一方来。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说服和教育下,动摇之中的习自诚毅然站到了革命人民一边,拒绝罗瑛的封赠,接受中共丽江县工委的主张,组织武装和地下党领导的武装一起共同反对“民主联军”进占丽江,并于1949年6月30日发表声明,将政权、军权及武器弹药全部交给了共产党。


1949年7月1日,中共丽江县委在民主广场召开各族各界群众参加的庆祝大会,发表《丽江人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八周年暨庆祝丽江解放大会宣言》,中共滇西工委书记黄平庄严宣告:自即日起,丽江全境业已解放。自此,丽江的历史翻开崭新的一页。


和平解放使丽江免遭战火,人民避免了一场浩劫,较好地保护了一座城,为推动云南全省解放作出了积极贡献。


1949年7月1日,庆祝丽江解放大会场景。(资料图)


华坪人民革命起义纪念碑

2024年拍摄的华坪人民革命起义纪念碑。(华坪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华坪人民革命起义纪念碑位于丽江市华坪县中心镇柳溪社区仙人洞风景区东侧小山岗上。纪念碑始建于1994年,占地12.5亩,碑体坐落在3个由大到小的圆形重叠平台的第3个平台上,圆形座基为143平方米,碑座直径16米,碑高1949厘米。2011年,在纪念碑左侧,华坪县人民革命纪念馆正式落成。


华坪人民革命起义纪念碑序文。(华坪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华坪“3·16”起义


1942年,中共中央南方局派遣曾在八路军115师任参谋的华坪县人丁志平回华坪开展工作。丁志平遵照党的指示,秘密联络中共党员严英武、陈永贵,在群众中积极传播革命思想,于1947年组织“知行学社” ,为武装起义做了充分准备。1949年3月16日凌晨,丁志平以知行学社社员为骨干,组织300余人在县城发动武装起义。起义成功后,起义队伍发表了《解放宣言》,宣布华坪解放,打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西纵队”的旗帜,并发布了《告全县父老同胞书》,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


“3·16”起义打响了滇西北解放战争第一枪。这引起了反动派的恐慌,4月7日,国民党残余势力纠集反革命武装200余人进攻起义部队,丁志平率队迎击,于膏泽镇(现荣将镇)将敌击溃。后起义部队东出西康省(分属四川省)盐边县同德区,攻击国民党24军屯垦团。接着,横渡金沙江,进占永仁县城,后因敌军“围剿”退回华坪,与反动武装进行殊死斗争。不久,丁志平得知丽江解放,便立即派人前往找党组织联系,并率起义部队到达永胜,找到了中共滇西工委,在鹤庆县松桂进行整编,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7支队35团,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参加了滇西北的革命解放战争。


2024年拍摄的华坪人民革命纪念馆外景。(华坪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其间,这支勇敢的部队转战于滇康及滇西北地区,不畏强敌,不惧艰险,英勇战斗,陈永贵等67名烈士的鲜血洒在了云岭高原上,为人民的翻身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书写了革命斗争的光辉篇章。


2024年拍摄的华坪人民革命纪念馆内部陈列。(华坪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永胜海腰事件纪念碑

永胜海腰事件纪念碑。(永胜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海腰事件纪念碑位于永胜县程海镇海腰村委会,旁边设有“永胜人民革命纪念馆”。纪念碑基座正面,镌刻着32位革命先烈的英名。纪念馆里陈列的雕塑、图片和历史资料,展现了永胜各族人民团结战斗的光辉历程和革命精神。数以千计的永胜热血青年曾经战斗在程海湖岸、金沙江畔,数以百计的永胜各族优秀儿女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


海腰事件


1948年2月,谭经元在剑川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又介绍彭纪入党。至此,永胜县开始有本籍党员活动,并在三川成立了第一个党支部。1948年10月,成立中共永胜县工作委员会,王宁任书记,谭经元、彭纪为委员。在县工委的领导下,党和党的外围组织都发展较快。到年底全县除东山、西山4个偏僻乡以外,县内10个乡镇都有了党和党的外围组织。武装筹备工作也发展迅速,以各种形式筹建的人民武装近300多人,枪50余支。


1949年2月10日,中共永胜县工委组织的第一支革命武装,在光华乡(今程海镇)海腰铺(村),永胜地方反动武装的突然袭击,32人先后遇难、90余人被俘、队伍被打散,使这支刚建立起来的革命武装遭受重大挫折,成为当时震惊滇西北的“海腰事件”。


永胜人民革命纪念馆内景。(永胜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历经艰辛在永胜组织起来的第一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就这样被反动派扼杀在初生的摇篮之中。这支武装斗争虽然失利了,但它打响了滇西武装斗争的第一枪,为后来的武装斗争积累了宝贵经验。之后,中共永胜地下党吸取了这一惨痛教训,又很快建立了党组织,组建了人民武装,继续坚持革命斗争,直到永胜全县解放。


永胜革命烈士纪念碑


永胜县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56年,原址在永胜县机械厂南侧。新建的永胜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壶山风景区,与灵源箐风景区连为一体,属园林式规划,2003年5月13日建成。


2024年拍摄的永胜革命烈士纪念碑。(永胜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园内塔式革命烈士纪念碑总高设计为19.49米,基础宽为10.1米,其高度、宽度象征着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表达了永胜县人民与全国人民同心同德欢呼新中国成立、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新中国如这高大的丰碑永远屹立在全县人民心中;纪念碑身厚1.16米,象征着1950年1月16日全县人民解放,建立了红色政权,同时也包含着对原民主广场纪念碑的竣工时间(1991年1月16日)和原烈士陵园竣工时间(1957年1月16日)的纪念;纪念碑基础长12.25米,其内涵为纪念1949年12月25日为了建立人民政府,永胜人民自卫队编入边纵七支队34团;纪念碑基础深度4.22米,碑顶五角红星直径422毫米,标志着1936年4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进入永胜;纪念碑身高5.646米,象征着碑后130名烈士中绝大部分是1956年4月至1960年底为配合部队作战103次而光荣牺牲的英雄烈士。纪念碑背面有200字左右的碑文及308名烈士英名录。


位于永胜县革命烈士陵园内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永胜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革命烈士陵园内设有革命烈士纪念馆。馆内陈列的革命烈士的照片、生平事迹和烈士英名录,无言地讲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勉励世人铭记历史,继承先辈们的崇高品质,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宁蒗县革命烈士纪念塔

2024年拍摄的宁蒗县革命烈士纪念塔。(宁蒗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宁蒗县革命烈士陵园建于1957年,位于县城西部赤格阿龙路中段,是为纪念在小凉山平息叛乱中光荣献身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陵园总占地面积6亩,陵园中间耸立着纪念塔一座,塔正面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鎏金阴形文草大书,其余三面为云南省人民委员会、丽江专员公署、宁蒗县工委及县人民委员会的题词,底座四周刻有花纹图案。


2024年拍摄的宁蒗县革命烈士陵园。(宁蒗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烈士陵园内安葬着革命烈士330人。其中,1956年小凉山平息叛乱中牺牲的革命烈士326人;在和平年代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抢救国家、集体财产和保卫人民生命安全而英勇牺牲的14人。陵园内设立两座大碑,刻有162人英烈名录,178座烈士墓。


1986年烈士陵园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列为丽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列为云南省五个红色旅游县之一。


丽江烈士陵园人民英雄纪念碑

丽江烈士陵园人民英雄纪念碑。(供图)


丽江市烈士陵园始建于2013年,占地12000平方米,里面长眠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丽江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为国家和平统一建设事业献出生命的烈士。


丽江烈士陵园人民英雄纪念碑。(资料图)


为缅怀烈士,牢记历史,教育后代,凝聚民族精神,做好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工作,原古城区狮子山烈士墓、黑龙潭烈士墓,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巨甸镇烈士墓、黎明烈士墓、太安烈士墓共190座迁入丽江烈士陵园内。


丰碑长青,鲜花敬忠魂,万古流芳。

纪念碑前,凝望每一步来时路,倾听历史的回音。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荡气回肠,可歌可泣,震撼人心,催人奋进。

矗立于风雨中的纪念碑,见证着时代的前进,记录着人类的苦难与光荣。每一座纪念碑都是这个地方一段历史的注脚,那些血与火的洗礼过的岁月,如一首首抒情的诗,激励着我们铭记过往,珍视当下,展望未来。

七十五年波澜壮阔,七十五年春华秋实。

在历史的长河中,75年或许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中华民族而言,这75年却是波澜壮阔的壮丽篇章。每一步,每一个足迹,都浸透着无数先烈的鲜血和汗水,都闪耀着万千儿女的智慧和勇气。


弦歌不辍,精神未断。

这盛世,如他们所愿。

前行,就是最好的纪念。


文稿:和众学
海报:李耀瑭
责编:林 彤
校对:和晓华
二审:和众学
终审:郭俊燕

【版权声明】本页面所涉及的任何资料的版权均属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本页面的任何内容。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版权声明:丽江网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的版权均属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丽江网的上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