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清泉润古城!丽江用心书写清水润城文章

2024-10-16 10:15:43 阅读量14902 字数1583

fcb12ab776cfa0e3b39c024da2fd9b37_0f30745f2fb03cc82daa98e2c4dc1886.jpeg


金秋十月,走进丽江古城,街道清幽宁静,楼阁古色古香。青石板路旁,玉泉河水静谧流淌,宛如一条玉带轻柔地环绕在这座承载着悠悠历史的古城,河水澄澈透明,水草摇曳生姿,行人宛如漫步在江南水乡之中。


一脉清泉穿城而过,宛若江南水乡。(张小秋 摄)


一脉清泉护古城


正是因这一股清泉穿城而过,经年不绝,丽江古城被誉为“东方威尼斯”。


 水系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一部分,它不仅满足了古城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同时与文化遗产一脉相承。


自古以来,黑龙潭的水源通过玉河向南流淌,经玉龙桥后,分成西河、中河、东河三股支流,进入古城后再分为无数细流,入墙绕户,流布全城。


以水为核心的丽江古城,因水的活用而呈现特有的水巷空间布局。街道不拘网格的工整而自然布局,使水穿街流巷、穿墙过屋,滋养着古城的万物生息。


这一份独特的美丽背后,是一大批丽江古城水环境保护者长年累月的坚守。近年来,丽江市全力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用心书写清水润古城的文章,在保护与发展的双重使命中,展现了丽江的智慧与担当。


多措并举保水清


10月3日上午9时,丽江大研古城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清扫保洁分公司小组长和乃清拿着垃圾桶和火钳,站在水中清理水面的漂浮物。当天气温很低,但和乃清和她的同事在凌晨5点半就开启了一天的工作。


“从小在古城长大,现在又在古城从事环境卫生工作。”和乃清告诉记者,每天她和同事从5点半就下河打捞古城河道内的垃圾、沉淀物,刷洗粘稠物,排查河道污染情况,守护古城水清岸绿的河道环境。


“小时候,古城的水清清亮亮的,口渴了就可以直接捧水喝。”和乃清说,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让这一股清水永远都干净下去。


丽江古城内有30余条河道,总长7200多米,分东河、中河和西河。为进一步加强古城河道环境卫生治理,保护古城河流生态环境。丽江大研古城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每天派10名员工开展古城河道常态化保洁、河岸垃圾清理行动,每年雨季来临之前,还会组织一次大型清淤活动。


环卫人员正在开展河道保洁工作。(张小秋 摄)


在位于丽江古城的大研街道七一社区居委会内,七一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和秋兰拿出手机,打开河长云App,她说:“巡河中,我们会对河道保洁、排污口溢流、侵占河道和其他影响河道水质等问题开展巡查,一旦发现河道有污染的情况,立即拍照上传图片,并要求相关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


为守好这一城碧水,古城内的七个社区积极参与保护古城水环境,包括日常河道巡查工作及周围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发动社区网格员、观察员,通过河长云定期开展巡查。组织志愿者和社区经营户开展河道疏浚和周边垃圾清运,着力提升河道及周边环境卫生质量。


“我们会不定期上门跟商户沟通,普及环保知识,引导大家爱护古城,保护环境。”和秋兰说。


针对古城内经营户众多的特点,大研古城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与商户签订了生态环保责任书,负责门前5包,要求施工的经营户不得随便倾倒建筑垃圾进河道,规范施工作业;要求餐饮经营户必须安装油水分离器、隔油池,油烟净化器等设备;要求住宿经营户安装化粪池。


智慧赋能护生态

国庆假期,记者在丽江古城看到,古城经营户自觉遵守古城三眼井的上池取水饮用、中池洗菜的规矩,家家都摆放着拖把桶。

丽江多措并举保护古城水系。(张小秋 摄)


在古城的水质“只能变好,不能变差”的底线思维指导下,我市还在丽江古城智慧小镇里设置了智慧环保模块,借助大数据保护古城水环境,设立了11个电子围栏视频监控探头,实现了河道环境查看、河道入侵报警、执法监管取证等智慧治理。


“目前,我们正在对丽江古城智慧小镇进行升级,这是第二次升级,升级完成后,一旦发现有人向河道内排污水、扔垃圾等情况,系统会对游客实时发出提醒,提升了保护水环境的效率。”丽江古城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数字化管理分公司副经理杨丽刚说。


记者/张小秋

责编/和真羽

二审/李映芳

终审/张卫国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