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2日,是世界传统医药日,今年的主题是“振兴中医中药,为民谋福谋康”。这一主题强调了中医药的重要性和其在民众健康方面的贡献,旨在通过宣传和传播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的发展和应用。
点击收听音频▼
2011年丽江市民族医药协会成立。(供图)
丽江市民族医药协会会长刘建勤。(梁国宏 摄)
丽江市民族医药协会是在丽江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下,由丽江市科协主管,丽江市卫健委负责业务管理,由丽江一批中医药民族医药工作者发起成立,在丽江市民政局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协会坚持的办会宗旨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依托政府支持和丽江深厚的民族医药资源,深度挖掘、整理、开发、保护、传承丽江各民族民间医药资源。同时,协会团结各民族民间医药工作者承担民族医药发展的主体责任,为民族医药发展贡献自身力量,为党委政府制定和决策民族医药政策措施提供参谋助手。协会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建成组织机构完善,具备专业技术能力,可独立开展民族医药科研活动的专业性组织,日常工作以调查民族医药资源、开展民族医药科研攻关、技术和产品研发、民族医药传承人和中医专业人才培养、民族医药政策研究等工作为主,已经取得一系列的成果。
丽江市民族医药协会邀请专家来丽江指导民族医药工作。(供图)
丽江市民族医药协会从2017年开始进行纳西族医药调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的技术指导下,对滇、川、藏区域纳西族聚居地进行了纳西族医药的全面普查。历经八年,从东巴医药文献研究、纳西族医药传承人、纳西族常用药物三个维度进行了全面普查,到目前为止,已取得四项成果:

调查掌握到东巴医药文献320多卷册,这些经册记载了大量古老的医药信息,丰富和完善了中华民族古老医药的内涵,是中医药的活化石,对中医药守正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意义特别重大。这些经册翻译整理完成后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此外,协会还调查到,在滇川藏比邻的纳西族聚居地分布有近200多位纳西族医药的传承人,这些传承人仍在运用古老的理论和技术,解决边远山区群众基本的医疗需求,其疗效经过长期实践证明仍然具有显著效果,有些技术和方法为研究纳西族医药理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甚至为打造健康产业提供有效的方案。协会已经对其中120位具有典型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已编辑整理出《纳西族医药传承人口述史汇编》专著,近期就要出版发行。

根据纳西族医药文献寻找到的药物信息以及传承人提供的用药信息,协会调查队共找到纳西族常用药物1400多种。其中,植物药1200多种,动物昆虫类药140多种,化石类及日常生活用品类药物60多种,范围非常广泛。纳西族拥有非常丰富的用药经验,对药物认知有着详细的理论基础,对方药配伍也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支撑。协会共收集到经典验方4500多首,高价值名方1200多首,已编辑整理出了首部《纳西族药志》和《纳西族方剂学研究》及《纳西族经典名方汇编》等专著,可望近期出版发行。

通过协会深入研究,已整理出纳西族医药的基本理论框架,以方剂学研究为基础,以传承人口述理论、技术和方法为依据,以纳西族常用药物信息,可基本上构建纳西族的基本医药体系,未来打造以纳西族医药为特色的丽江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专家与丽江市民族医药协会调查队开展野外纳西族常用药物调查。(供图)
丽江市民族医药协会调查队深入野外调查常用药物。(供图)
经过13年的不懈努力,目前,丽江市民族医药协会正积极依托前期调查成果,进一步构建纳西族医药理论、实践体系和标准,正实施5个院内制剂的实验及申报工作,编制5项诊疗技术的标准和操作规范,开发出一款具有抗高原反应功能的口服液“东巴本草耐力口服饮液”,已经开发出一系列服务于大健康市场的产品。
丽江市民族医药协会调查队正在进行药用植物标本制作。(供图)
我国传统医药学由中医药学、民族医药学和民间草医草药三部分组成。但从广义上说,我国56个民族的传统医药学包括在中国医药学之内。1996年国家科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进行的“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就已将少数民族的传统用药包括在“中药”范畴之内。因此,中医药的现代化也包括了民族医药的现代化。与中医药学一样,民族医药学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曾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例如,说起云南白药、灯盏花素片,可以说家喻户晓;可又有多少人知道这是彝药呢!50年代,许多庸医将高原肺水肿当肺炎治疗,将高山反应的症状当成“感冒”或“神经官能症”,殊不知,这些高原病的治疗早已为藏医所熟知。
各民族会员参加丽江市民族医药协会工作会议。(供图)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文旅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下一步,丽江市民族医药协会将积极向政府及社会各界宣传纳西族医药及丽江其他民族医药资源,争取有利于发展丽江民族医药的政策和措施,助力《纳西族医药保护条例》的出台,积极争取将民族医药服务于丽江旅游、大健康产业及生物医药产业。
中国中医科学院与丽江市民族医药协会共同举办民族医药传承人培训班。(供图)
编辑:梁国宏
责编:杨四见
终审:李 霞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