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至26日,保山天立学校的600多名师生在丽江展开了为期3天的研学之旅,沉浸式领略丽江的风光之美、人文之美,真正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孩子们参观民族服饰。(供图)
孩子们学东巴舞。(供图)
搅拌、沉淀、晾晒……在玉龙县白沙镇白沙锦绣艺术院,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亲手制作出一张张东巴纸,整个过程新奇又有趣。在宽敞的教室里,孩子们仔细聆听老师讲述东巴文字的来源,一笔一画写下东巴字。“这是我第一次写象形文字,我要把它带回家收藏起来。”孩子们兴奋地说。在传承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第一次跟着鼓点跳起了东巴舞,快乐的笑声在广场上回荡。
孩子们学写东巴文。(丽江融媒记者 张小秋 摄)
孩子们亲自体验制作东巴纸。(丽江融媒记者 张小秋 摄)
“我们组织此次研学活动旨在了解非遗文化,体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和共性,让学生领略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保山天立学校李雁杰老师告诉记者,在研学过程中,孩子们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拓宽了视野,增强了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专业能力。
此次研学过程中,孩子们还参观了大研古城、束河古镇,深入了解茶马文化,纳西民俗;畅游拉市海湿地,感受生物多样性之美,体验了各民族和谐团结共生的美好生活。
在拉市海感受生物多样性之美。(供图)
“丽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在研学过程中,我能感受到当地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和保护,很多非遗项目都得到了传承,这里是一个非常好的研学目的地。” 天立学校杨家稳说。
近年来,丽江市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作各项工作的主线来抓,深入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长期以来,旅游资源富集的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依托旅游文化资源,积极搭建各类活动载体,全面加强社会宣传,促进各族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记者/张小秋
责编/和润黄
二审/李琳瑛
终审/和丽星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