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时节,古城区文化街道红水塘村的苹果迎来丰收,一个个鲜红透亮、饱满圆润的苹果挂满枝头,处处都弥漫着香甜气息。多年来,这个居民不足百户的小山村,家家户户种苹果,大家种出的苹果不仅甜在舌尖,更甜在心头。

10月17日,村民在地里采摘苹果。(张丽瑶 摄 )
红水塘居民小组和照龙请了亲朋好友来帮忙采摘他家的6亩苹果,大家有条不紊地进行采摘、分拣、装箱,忙得不亦乐乎。他说:“上个月,有商贩来我家地里看了两三回,今年种植的苹果可以赚4万元左右。”

据和照龙介绍,他种苹果10多年了,刚开始种的时候大伙都没经验,收成也不理想。后来,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带头引领下,红水塘逐步走出了一条“党建+协会+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苹果产业发展新路子。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种上了苹果树,大家不断学习种植技术,改良苹果品种,逐步从一个个“门外汉”成长为了“土专家”,“钱袋子”也越来越鼓。

记者在地里随手摘下的苹果。(张丽瑶 摄)
古城区文化街道红水塘居民小组居民和丽文是2023年第三届红水塘苹果节的“苹果王”种植户。今年,和丽文种的苹果品质一如既往地好,一颗颗红彤彤的苹果压弯了树枝,这几天他正在为苹果的销路四处奔走。

和丽文用棍子撑起被果实压弯了腰的树枝。(张丽瑶 摄) “我今年种了6亩,预计产量1万公斤,果子比去年好一点、大一点,价钱与往年一样的话,可以有4至5万元的收入。”和丽文说。

据了解,红水塘村有76户344人,家家户户都种植苹果。目前,全村种植面积已达1500余亩,年产量近2000吨,拥有多个优质早、中、晚熟品种,采用先进的高枝嫁接、防病虫害等现代技术与传统“牧草+沼液+酵素+水果”的优秀循环农业技艺相结合,有机、绿色、无公害已成为红水塘苹果的标签。2015年,红水塘苹果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九届全国名优果品交易会上被评为“中国名优”水果,2017年,“红水塘”商标被认定为丽江市知名商标,实现了“小果子”到“大品牌”的华丽转身。古城区文化街道宣传委员和平表示,苹果成熟了,街道也为打开销路做足准备。到今年为止,已经连续举办三届红水塘苹果节,通过各级媒体的宣传报道,提升了红水塘苹果的知名度。一些市民通过电话订购、进园采摘等方式进行苹果购买,还有一些商户到村里进行整园采购,销售公司也在筹备成立当中。下一步,将建设冻库,方便农业产品的储存,统一收购、包装和销售农户的农特产品。

红水塘村口。(张丽瑶 摄)

记者/张丽瑶
责编/和真羽
二审/李映芳
终审/和红军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