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分外红

2024-10-31 08:41:35 阅读量4105 字数1923


丽江地处滇、川、藏交通要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各民族群众守望相助、生死相依,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在文旅大发展大繁荣的盛景中,描绘了一幅幅“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民族团结画卷。

近年来,丽江市始终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工作任务,各族群众生活更加富裕,交往交流交融更加深入,民族关系更加亲密融洽,绘就了丽江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大美画卷。

2022年9月20日,云南省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在丽江举行。图为民族歌舞《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



团结奋斗共建美好家园



十年来,丽江市主动融入全国全省发展大局,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乡村振兴示范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各族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一直以来,丽江践行“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承诺,把解决发展不平衡、发展差距大的问题作为主要任务,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49.3亿元,发放精准扶贫贷款89.8亿元,4.43万户17.9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50个贫困村、3个贫困县顺利摘帽,直过民族(傈僳族)、人口较少民族(普米族)整族脱贫,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

丽江各族群众观看文艺展演。(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


近年来,丽江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2023年,投入衔接资金7.51亿元、实施帮扶项目730个,投入上海帮扶资金1.39亿元、实施沪滇协作项目36个;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8.24万人,人均纯收入8500元以下且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和监测户实现动态清零。永胜县入选国家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玉龙县入选第四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玉龙县白沙镇玉湖村农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经验成为全国典型。


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十年来,丽江市坚持把民族事务治理纳入社会基层治理中,依法管理民族事务,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全市长期保持了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长期以来,丽江坚持把民族事务治理与法治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相结合,以丽江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为契机,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纳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协同联动、扩宽多元纠纷“朋友圈”,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纳西族群众演奏古乐。(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


丽江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工作要求,坚持一月一排查、一月一报告、一季一分析制度,定期开展民族关系分析研判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近年来,未出现因民族因素引发的重大案件,各民族团结发展的局面得到持续巩固。

此外,丽江还持续开展“12・4”国家宪法日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和民法典宣传活动,把民族工作法律法规纳入“七五”“八五”普法内容,在“法宣在线”平台、“丽江民族团结进步”微信公众号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竞答活动,引导各族群众强化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


共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要求云南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做好新时代云南民族工作和丽江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2021年丽江被命名为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丽江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谋划,健全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机制,发挥好民族工作协调机制和民委委员制作用,巩固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实施“石榴红”“幸福花开”“枝繁干壮”工程和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有形有感有效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深入挖掘,强化培塑,打造具有辨识度的丽江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品牌丰富形式和载体,创新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群众心中。

在玉龙县石鼓镇,白族群众踏春赏花。(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


凝心聚力担使命,奋楫笃行新征程。丽江市将积极推进工作职责向主线聚焦、工作举措向主线发力、工作力量向主线加强,推动丽江民族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贡献丽江力量。


采写:丽江融媒记者 王 璠

责编:林 彤

校对:和众学

二审:和晓华

终审:谭元怀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版权声明:丽江网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的版权均属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丽江网的上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