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气概全 雅韵风流
——初读《古代西南少数民族
汉语诗文集丛刊·纳西族卷》
杨世光(昆明市)
庚辰重阳后二日,收到皇皇巨著《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汉语诗文集丛刊·纳西族卷》(10册),十分高兴,当即开箱看看,不禁有些吃惊:这样系统地、集中地整理、编辑,且高规格出版明清时期纳西族作家诗人的现存作品,殊为大气,在纳西族明清文学作品出版史上还是第一次。祝贺《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汉语诗文集丛刊·纳西族卷》的出版问世,祝贺以杨林军教授为主编的编委会成员大功告成。他们出色地做了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大善事,这是为进一步丰富纳西族文学资料宝库所做的新创举。粗阅《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汉语诗文集丛刊·纳西族卷》,其价值、意义与特色所在一眼可明。一是客观、真实、有力地印证了明清时期纳西族汉语诗文家们接踵出世、崛起、集群,作品迭继繁荣的历史景观,以及他们共同取得的伟大成就,从中可透见纳西族吸收汉文化为己用的智慧和成熟性,纳西族的古代汉语文学无愧为中华古代文学阵容中富于边地光彩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占有无庸置疑的文学地位。这是它的价值与功能的一大亮点。二是发挥了积极的社会效益,包括实用效益。它以明清时期纳西族汉语文学的整体样式展示和弘扬,让研究使用者和欣赏阅读者获得了极大的方便,想看哪个诗家的哪篇作品都可找到,彻底改变了过去为找当中的一些作品必须不厌其烦地东找西寻或跑图书馆的状况。三是在于它的丰博和广纳。《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汉语诗文集丛刊·纳西族卷》共收有明代、清代的纳西族作家、诗人23位,虽还有20来位因作品不存未能入册,但明清时期纳西族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诗人都在其中了。他们依次为:木公、木增、和让(柏香)、杨品硕(雪山樵人)、杨昌、妙明、周际昌、杨菊生、桑炳斗、周暐、和庚吉、杨鉴勤、李洋、杨竹庐、牛焘、杨泗藻、桑映斗、和虎臣、王成章、王锡桐、李玉湛、杨超群、杨穆之。每人的诗、词、赋、散文等概已收录在内,洋洋大观。其中,木公、木增、杨品硕各占一册,和让竟占2册,可见其作品之多。和让其实应是清代纳西族的第一诗家,诗歌涵养甚厚。方国瑜先生曾告诉我,他曾拜和让先生为师学诗,和让先生见他质朴,用《王渔洋诗话》中所说的“诗有别才,非关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相赠,劝他从学务理做研究家。从中可知,和让是卓有“别才”“别趣”的大诗家。我之前研究明清时期纳西族作家、诗人,读到的多是明代木氏和清代牛焘、桑映斗、杨竹庐、妙明、李玉湛等人之作,且非全部作品,因资料受限,其他诗人的作品读到的较少,有的诗家之作未曾读到。有了这10册《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汉语诗文集丛刊·纳西族卷》,可得弥补了。
丽江古城。
四是装帧与版式设计的古典美学特色浓郁。《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汉语诗文集丛刊·纳西族卷》由专业性强的巴蜀书社出版,精装大气,采用从右到左竖行排版,统一使用繁体字,体现学术价值性;行距宽适,版面疏朗清丽,超脱于常见的繁密式,读之悦目,整体体现出高雅厚重的古典美。五是具有文学比较性的意义。把明、清两代纳西族作家、诗人及其作品并列于《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汉语诗文集丛刊·纳西族卷》中,自然形成了很好的作家文学的比较性。所录各个作家、诗人的身份、来历不同,个性、风格不同,作品的类别、样式不同,文学语境不同,叙述与表达方式不同,所关注和反映的题材不同,即使是吟咏同一事物的视觉、心态、气质、情感等亦不同,比如,同样是吟咏玉龙雪山,有的大气磅礴、洋洋洒洒,有的精短豪迈、哲理闪光。如此,极有利于进行文学的比较研究,就中借鉴其精粹并弘扬。六是主编杨林军教授所撰的序言,就明、清两代纳西族诗文成果及其特点、出版之价值意义等作了翔实的阐述,将纳西族古代汉语文学的源起和发展的脉络梳理得较清晰,具有导读的功能,可知《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汉语诗文集丛刊·纳西族卷》的内容概要,而且对《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汉语诗文集丛刊·纳西族卷》之外的内容也有所补述。如,提到明代木泰、木高、木青,清代周之松、李樾、木正源等因作品少或有遗漏而未能入册,这就可见明、清纳西族诗家的总貌了。我想,今后如能收集到目前未入册者的零星作品,合编为第11册出版,则可谓达到大圆满也。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