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县鲁甸乡:打造滇西北中药材原产地中心

2025-01-19 16:03:40 阅读量48746 字数1561


近年来,玉龙县鲁甸乡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对标省委省政府把中药材产业打造成为云南“第二个烟草产业”的战略部署,全力服务和融入全县“一县一业”建设,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多措并举做大做强道地中药材产业,推进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image.png

鲁甸“数智云药”产业园区。(供图)


玉龙县鲁甸乡是远近闻名的“云药之乡”,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老君山腹地,种植有秦艽、木香、重楼、珠子参、贝母、当归等50余个品种,具有丰富的产业资源和深厚的基础积累。在天然林禁伐之前,“木材经济”是鲁甸乡的支柱产业,随着国家实施“天保”工程,天然林禁伐后,鲁甸乡找到了发展农产业特别是道地中药材产业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通过多年的发展,成功从“木材经济”转型为“药材经济”。


据玉龙县鲁甸山芸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和振全介绍,作为鲁甸乡的本土企业,以中药材种植及初加工为核心业务。目前,已建立1.2万余亩种植基地,带动4000余户农户参与,去年总营收超过9600万元,农户户均增收3200元。


image.png

数智云药(鲁甸)加工中心。(丽江融媒记者 赵丽军 摄)


在发展实践中,鲁甸乡实现了产业发展的“换道超车”,凭借中药材产业的有力支撑,实现了高质量脱贫,荣获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表彰,并荣列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全国农业农村产业强镇建设名单,成为市县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全乡呈现出经济发展、产业强劲、社会和谐、乡村和美的良好局面。


玉龙县鲁甸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木康表示,过去十年,中药材一直是鲁甸乡产业发展的核心,也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目前,全乡90%以上的农户种植中药材。2024年,全乡种植中药材面积达8.5万亩,产值预计突破7.5亿元。


经过多年发展,鲁甸乡产业发展既面临着“产业链条短、市场能力弱”等问题,又承接着“政策支撑足、未来前景好”等机遇。道地药材产地仓——鲁甸“数智云药”产业园区是鲁甸乡中药材产业链建设的关键项目,得到了沪滇资金的1000万元资助。园区内,钢结构综合性场房7座,总面积达4000平方米,包括冻库、组培车间和相关配套设施。目前,鲁甸乡人民政府已与云南白药集团签订中药材发展合作协议,将场房租赁给云南白药公司进行管理运营,将逐步形成从种苗繁育、规范化种植、产地初加工、仓储物流、市场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不断补齐鲁甸乡产业发展短板。同时,两个“村投”公司的投运将进一步提升产业组织化水平和市场化能力,实现种有定向、销有方向。


 “通过平台引流,将原本外销的资源留在本地,扶持本地加工户和经销商,推动第二产业产值增长,为当地商业和服务业注入活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特色平台经济模式。”云南白药集团中药资源有限公司业务总监芦祥说。


image.png

数智云药(鲁甸)交易中心。(丽江融媒记者 赵丽军 摄)


 “在中药材产业发展环节,公司主要承接合作企业合作订单,并组织农户按市场要求,规范化种植,提升产业质效,强化联农带农,保障村集体和农户的合理收益。”丽江市玉龙县鲁堆村投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和顺承。


未来,鲁甸乡将持续巩固“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深化与云南白药集团的合作,扶持产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中药材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助力农田增产、农民增收。同时,加强项目规划和对接,实施鲁甸村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基地建设等产业项目,强化产业支撑。加强对“村投”公司的引导和帮扶,推动在产业组织、市场运营、带动农户等方面取得更多实质性成果,巩固滇西北中药材产业发展龙头地位,打造滇西北中药材原产地中心。


记者/赵丽军

责编/和真羽

二审/李琳瑛

终审/和红军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