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因运动而精彩,健康让生活更美好。随着物质条件的日益丰富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对生命质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愈发强烈。当前,丽江正通过打造特色赛事品牌、深化体教融合等创新举措,让运动基因融入城市血脉,为“舍不得的丽江”注入健康活力。
体育运动,远不止减肥塑形,它更是一种对美好的生活态度与习惯。“三日不练,整个人都觉得萎靡不振!”体育爱好者和晓宇感慨,运动,能让他暂时忘却工作的压力,有效缓解疲劳,迅速调整状态,提升睡眠质量,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在市体育发展中心羽毛球馆,孩子们在接受训练。(丽江融媒记者 和玉松 摄)
全民健身热情持续高涨
“丽江台球室、羽毛球馆的发展速度真是很快。”体育爱好者小和说。如今,丽江大大小小的广场上舞者翩翩,体育健身场馆、体育兴趣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每逢周末和假期,丽江的足球场预约排队、羽毛球馆人声鼎沸、网球场更是场场爆满……从白领到大学生,从健身达人到初学者,“人人健身,全民健身”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
体育爱好者在市体育发展中心参加气排球比赛。(丽江融媒记者 和玉松 摄)
近年来,丽江的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健身的行列中,享受着运动带来的乐趣。各级、各部门也积极响应,主办各类体育赛事,全力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民族与时尚相融合,传统体育与科学健身相辅相成。在“全民健身日”,以及“三多节”、火把节等节庆假日,丽江多地举办“居BA”“村超”、赛龙舟、赛马、摔跤等体育赛事活动,“迎春杯”“节日杯”等主题体育赛事已成为丽江节庆赛事的一大亮点。
2024年全民健身日的活动现场。(丽江融媒记者 和玉松 摄)
据市教体局统计,2024年,丽江共举办87场次体育赛事活动,直接参与人数达到5.12万人次。各乡(镇)、各体育社会组织也常年自发组织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为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健身选择。目前,丽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已从“十三五”末的35%上升至42%。
“奥运冠军进校园,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运动热情。”据市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10月,巴黎奥运会划艇项目冠军刘浩走进丽江市一中,向学校师生讲述他的奋斗故事,激发了不少学生运动热情。今后,会继续开展类似活动,引导孩子们崇尚体育、热爱体育。
近年来,丽江高度重视校园体育发展,明确要求丽江各学校要开齐、开足体育课时,压实校园“三大球”建设工作,办好学校运动会、体育节等,进一步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全面发展。
出门便是体育场 运动健身触手可及
“在玉龙雪山脚下,绿茵场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市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丽江按照布局合理、层次分明、门类齐全、综合利用的原则,大力推进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如今,在市区、社区、学校、公司、乡村等地,随处可见设施完备的体育场地。出门便是体育场,群众健身不再难。
丽江市体育发展中心。(丽江融媒记者 和玉松 摄)
截至目前,丽江共建有体育场地5273个,比上一年度增加了283个。体育场地面积合计398万平方米,比上一年度增加了约37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18平方米。其中,各类足球场地276块,平均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2.2块。丽江已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全覆盖。此外,还规划储备了老君山国家公园阿纳果轻徒步、泸沽湖(女儿国)最美徒步线路等27条户外运动精品徒步线路,以及11条户外运动精品骑行、自驾线路。
阳光下的绿茵场,充满朝气。(丽江融媒记者 和玉松 摄)
丽江正以全民健身需求、竞技体育赛事训练、体育产业发展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以便民、惠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丽江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和平均海拔2400米的高原体育训练条件,丽江正统筹谋篇布局,绘制一幅突出“雪山下的户外生活”“高原户外运动之都”“健康之城”“足球之乡”特色的全民健身建设蓝图,全力推动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
低免开放 让体育运动更便民惠民
“我们的体育场地实行低收费或免费开放政策。”丽江中济海公园占地面积1050亩,是丽江近年来打造的最大的综合性生态体育公园。公园以“运动”为主题,融入了现代时尚元素,成为城市开放性休闲公园的一大亮点,内设有网球场、门球场、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以及生态康养绿道,满足了群众健身、乐活、休闲的多元化需求。据介绍,丽江中济海公园自2023年1月全面开园以来,每天吸引约4000人次前来游玩,周末更是高达6000人次,年游客量约150万人次。
丽江中济海体育公园。(丽江融媒记者 和玉松 摄)
目前,丽江共建有市、县级公共体育场馆(游泳馆)18座,均实行大型体育场馆低收费或免费开放政策。每周开放时间超过35小时,每年开放时间超过330天,每天开放时间超过8小时。2024年,丽江大型体育场馆共低收费或免费开放接待超过110万人次。
此外,丽江市还推出了一批学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的试点项目,极大提高了场地使用效率。市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寒假,市民纷纷组团打卡、就近锻炼,一个个矫健的身影成为假期校园的别样风景。这不仅彰显了丽江“宜居”“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也让体育运动更加深入人心、惠及民生。
记者/和玉松
责编/王君霞
二审/和众学
终审/张卫国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