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甸镇大西村:党建引领 铺就“家门口”就业幸福路

2025-04-01 12:29:59 阅读量3037 字数1052

按照“干字当头 稳字托底 干部示范”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要求,我县塔甸镇大西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群众顾家与就业“两难”问题,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在引进企业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积极打造就业帮扶新模式,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在大西村委会的林下仿野生菌种植基地里,工人们正拿着刮刀,熟练地处理着刚采摘的菌子,一会儿功夫便收获满满一筐。祝晓英是工人中的一员,自企业落地发展林下种植以来,她已在该基地务工一年多。

大西村委会普杰黑组村民祝晓英说:“以前我在新平县城打工,回家比较远,请假也难,现在在家门口工作,很方便,工资待遇也很不错。”

祝晓英告诉记者,她曾常年在外务工,结婚后便回到家乡发展。然而,村子附近缺少就业机会,她与丈夫一度面临着家庭与工作“两难顾”的困境。

“结婚后,我老公在外务工,我一个人在家,既要干农活,又要照顾小孩和老人,比较忙。”祝晓英说。

在大西村委会,像祝晓英夫妇这样的情况当时并不少见。为破解这一难题,2023年以来,大西村党总支结合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引进外来企业发展特色产业,并积极动员周边群众,尤其是贫困家庭劳动力、留守妇女等就业困难群体到此务工。农忙时节,基地每日用工最多可达100人,吸引了不少夫妻返乡就业,让家门口的“小车间”成为推动“大民生”的重要平台。

祝晓英说:“我们两个一起去基地上班后,收入加起来还是不错的。在这里打工离家近了,老公能帮我分担一些家务事,我也比较轻松了,而且下班回来还可以干农活,收入也高了不少。”

“我们基地工人基本都是本地村民,夫妻工有10多家,我们随时都有用工需求。”大杉农林科技发展(云南)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杨磊说。

家门口就业有效解决了“务工”与“务农”、“钱袋”与“后代”兼顾的问题,在乡村振兴路上跑出了致富“加速度”。据悉,林下仿野生菌种植基地共吸纳周边200户农户参与务工,带动当地群众15000多人次实现就近就业,务工增收达150余万元,户均增收7500元。

大西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红明说:“以前大西人很多在外面打工,到处跑,收入不稳定,自从大杉农林科技发展(云南)有限公司落地大西,让我们在外务工的人,大部分回到了大西,在本地就实现了有收入,同时能照顾老人、小孩。现在大西的矛盾纠纷、家庭纠纷也越来越少。”

记者手记:在塔甸镇大西村,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林下仿野生菌种植基地的落成,不仅激活了“沉睡”的林地资源,更为当地村民开辟了一条在家门口就业的新路子,实现产业与就业同频共振。

来源:峨山县融媒体中心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