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丽江】《明清云南生态碑刻辑选》后记

2025-04-06 11:05:20 阅读量15595 字数1394


《明清云南生态碑刻辑选》

后记


木基元(昆明市) 文/图


在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我所编著的《明清云南生态碑刻辑选》一书顺利完稿。

碑刻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被誉为“凝固的艺术”。因其信息丰富且可信度高,成为重要的文献资料;文字多由书法名家书写,堪称书法艺术的典范;它记录了悠久的历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纹饰和雕刻别具匠心,铸就艺术佳作;通过歌颂和记载历史人物的功德,铸就了民族之魂。自宋元金石学兴起,碑刻颇受学界关注,一代代学者的研究佳作层出不穷,地处祖国西南的云南在整理、研究碑刻方面也毫不逊色。

2013年秋,我捧着新著《纳西族文物考古资料汇编》去拜会汪宁生先生,这位毕生致力于建设民族考古学的大师叮嘱我,要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林业文化方面碑刻的整理、研究,夯实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形资料。我一直把先生的嘱托牢记心间,终于在2017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云南碑刻中民族生态知识的整理研究”,并于2023年3月以“良好”等级结项。

明清云南碑刻遗迹较为丰富,广泛散落于各地,蕴含了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生态知识、社区生态管理智慧。我的课题是借鉴历史人类学和生态文明理论,以明清以来碑刻中各民族的传统生态知识的整理和研究为切入点,为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我尽可能地收集相关的碑刻研究资料,做到准确把握和占有材料。所收集的资料和采集的主要数据为:1.对明清以来云南方志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读;2.基本收齐云南碑刻研究方面已公开出版的资料;3.大致把握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掌握学科理论与方法;4.深入大理州鹤庆县、剑川县、大理市、洱源县、弥渡县,楚雄州楚雄市、双柏县、牟定县,普洱市思茅区、镇沅县、景东县、宁洱县,玉溪市通海县、江川区,丽江市古城区、玉龙县、永胜县,昆明市各县(区),重点调研碑刻生态文献、乡规民约资料,还利用到北京、南京、西安等地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查询了一批文献资料。

收集资料阶段,大理大学的张锡禄教授、丽江师范学院的杨林军教授、普洱市文物管理所原所长黄桂枢、中共通海县委原书记卢维江等赠送了相关资料。我还参阅了倪根金、李荣高、刘荣昆等人的研究成果,以及陈登宇、和国相等人慷慨提供的拓片照片。

在收集近千通碑刻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历史人类学、生态人类学等的理论知识,我对明清云南生态碑刻的自然环境、生计方式、生态文化的关系进行了认真研读和分析,综合各版本之长进行校勘,并按照五大科学分类对收录的碑刻资料进行归纳;精选了300件碑刻编为《明清云南生态碑刻辑选》一书,分林木保护、兴修水利、农事生产、乡规民约、寺观生态、花木生态等6个部类。由于拥有丰富的资料,研究过程中的诸多难题都迎刃而解。研究报告《明清云南碑刻中民族生态知识的整理研究》以“山水林田湖草”总结明清云南碑刻中的传统生态知识,分析民族生态文化价值,阐述传统生态知识与云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之间的关系,对推进云南历史碑刻保护与研究提出了建议。

本书辑选、校读过程中,得到西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杨海潮博士,以及我的学生龙飞、邓丹、涂柯等人的鼎力支持。感谢云南出版集团将本书列入云南人民出版社2024年滇版精品出版工程扶持项目。

本书难免有不足和错漏之处,诚望方家批评指正。






编辑:白   浩

校对:钱   磊

二审:和继贤

终审:郭俊燕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