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江县苏典傈僳族乡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高寒山区。这里,山高路远、气候寒冷,却是傈僳族群众世代生活的家园。侯录密怀揣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在此默默耕耘六载,用青春与汗水为当地孩子铺就求知之路。
2019年9月,侯录密到盈江县苏典乡九年一贯制学校任教。扎根山区教育一线,历任班主任、副班主任、心理健康专职教师,连续三年考核优秀,荣获县级“教学质量奖”“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等称号。
融合傈僳族文化,创新数学教学
侯录密任教初中数学时,察觉到傈僳族学生因语言与文化差异,理解数学概念存在困难。为帮学生攻克难题,她潜心学习傈僳语,深入研究傈僳族文化,巧妙将数学知识与傈僳族生活习俗相融合,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讲解几何图形时,侯录密盯上了傈僳族精美的服饰与图案。其服饰常绣有对称几何图案,兼具艺术价值与数学原理。侯录密拿出几件傈僳族服饰,引导学生观察图案特点,顺势引入轴对称图形概念,又启发学生运用知识,设计带有傈僳族文化特色的轴对称图案。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动手创作,氛围热烈。经过不懈努力,学生数学成绩显著提升,期末考试中,她所教班级数学平均分、优秀率和及格率在全校名列前茅。
以爱心为基石,陪伴学生成长
爱心是教育的基石,要想教育好学生首先得温暖他们的心。侯录密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她经常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家庭、生活、学习、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状况。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她总会及时伸出援手,给予关爱和支持。
侯录密所教班级有几名学生家离学校特别远,晚上学生生病时家长都不能及时赶到,她便担起家长职责,送学生就医。挂号、诊断、取药,侯录密忙前忙后。输液时,她守在床边,轻声安抚;输完液,不管夜晚还是凌晨,她。结束时往往已至凌晨两点多,仍坚持送学生回宿舍。次日清晨,晨光微露,侯录密又准时站在讲台上。这般充满爱与温暖的举动,让她走进学生内心,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秉持坚定信念,筑牢控辍防线
侯录密常说:“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在每个孩子心里种下一颗不放弃的种子,然后等着它慢慢发芽。”自任教起,她所带班级始终保持零辍学,这源于她强烈的责任心。
周日上晚自习,侯录密像往常一样清点人数,发现小欧缺席,同学们说小欧上自习前一直在学校门口转悠。学生的话让侯录密心头一紧,联系家长得知孩子没有回家。她及时到校门口附近寻找,在昏暗的路灯下,看到小欧坐在街道台阶上发呆。她缓缓走近,蹲下轻声问:“冷不冷?老师带你回学校,有什么事我们慢慢说。”没有预想中的责骂,只有掌心传来的温暖。侯录密诉说了父母与老师的担忧,询问逃课原因。得知小欧因学习基础薄弱产生厌学情绪后,第二天又与各科老师沟通,为小欧量身定制分层作业,从抄写课本重点公式开始,帮他消除畏难情绪,从那以后小欧再也没有逃课。侯录密深知,比找回逃课学生更重要的是让每个孩子在课堂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六年来,侯录密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与无私奉献精神,赢得学生爱戴、家长信任与同事赞誉。家长们提起她,无不称赞:“侯录密,马帕椰马阿地椰机罗!”(傈僳语:侯录密,做老师做得很好!)这句话,是对这位边疆教育守望者最好的赞誉。
记者:杨丽春 供稿:盈江县教育体育局 邵瑞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