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丽江】“以锁窥史”之云南省博物馆​

2025-04-13 15:39:28 阅读量13727 字数2130


“以锁窥史”之云南省博物馆


尹  志(重庆市) 文/图


我国具有源远流长的收藏历史和传统。如,殷墟出土的龟甲兽骨能够佐证商代已有比较完善的档案管理,这种管理被认为是最早的收藏活动。殷商以降,各朝各代均设有专职机构和官员去管理各类御藏。社会各界对古物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也经久不衰,金石学逐渐产生。然而,古老的收藏体系中并未能靠自身演绎形成类似西方博物馆的机构。晚清时期,西学东渐,博物馆作为开启民智的辅助教育手段引起有识之士的重视,被逐渐引入。

云南人认识博物馆,是从云南图书博物馆开始的。该馆于1911年7月20日正式营业,下设多个陈列室和一个动物园,先后在昆明经正书院和粮道署落户。因与云南图书馆合署办公,故称“云南图书馆兼博物馆”,简称“云南图书博物馆”。辛亥革命后,孙光庭、秦光玉、赵藩、蒋谷、由云龙、何秉智、袁嘉谷、陈荣昌、周钟岳等博学鸿儒先后担任馆长或在馆工作,培养了数十名博物实习科人才。在他们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博物馆的藏品日益丰富,1922年时已达4906件。就年度参观人数而言,1911年7月到年底有6193人、1912年有45114人、1913年有52283人、1914年有61082人、1915年有39129人、1916年有52141人、1917年有57641人、1918年有50246人、1919年有26655人、1920年有47023人、1921年有57681人、1922年有49562人,年均数万人。当时,因民风尚不开化,实行男女宾分日购券参观的制度,每周一、周二为女宾参观日,其余为男宾参观日。直至民国九年,这一规定才被取消。

1929年,云南图书博物馆一分为二,图书馆留在翠湖原址改名为云南省立国学图书馆,博物馆迁往昆明文庙更名为云南省立博物馆。1932年,云南省立博物馆被并入云南省立昆华民众教育馆,更名为“古物陈列室”。

1938年,首次侵入昆明的一架日本轰炸机被击落,并于1941年运到文庙的魁星阁前陈列。日军闻讯后,于当年1月29日派机群来袭,文庙主要建筑被炸成一片废墟,民国时期的云南省博物馆事业也就此陷入停滞。

新中国成立后,云南博物馆建设被提上议程,并得到党和国家的支持和关心。1951年8月,云南省政府批准成立了云南省博物馆筹备委员会,聘请徐嘉瑞先生、方国瑜先生等专家学者参与筹备工作。


博物馆保管室铜锁。


这一时期,筹委会最早在圆通寺,此后又在连云宾馆大礼堂筹建了博物馆,开设了展室和库房,但规模小、条件简陋。1959年,原昆明军区在五一路建成了昆明军事博物馆,主要展出枪炮等武器装备。20世纪60年代初,周恩来、陈毅出访缅甸后到云南,看了云南军事博物馆后,认为国家已有中国军事博物馆了,每一个省不一定都建军事博物馆,指示改为地方性的综合历史博物馆,由此该博物馆改为云南省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也由连云宾馆搬迁到五一路的博物馆。此后,云南省博物馆在这里度过了半个多世纪,充分发挥了其征集、典藏、陈列、研究自然和人类历史遗产的作用。

2015年5月18日,位于广福路的云南省博物馆新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位于国防路的省博大楼划给云南省美术馆使用。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云南省博物馆藏品共计230746件,是百年前云南图书博物馆藏品的50多倍。

云南人民博物馆于1952年在丽江“富春祥”号定制的保管室专用锁,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云南省博物馆在圆通寺的岁月。锁的正反两面均有一些鲜艳的红色漆点,据笔者考证,当为姜亮夫先生主持庙宇修葺时,油漆工人不小心留下的痕迹。作为“把门将军”,当年它守护着博物馆,又在特殊时期散落民间。世易时移,这把曾经保护藏品的铜锁如今也有了收藏价值。兴之所至,我不禁作诗一首:

咏“滇博保管室”铜锁

丽江城邑匠名遐,纳西铜工铸锁华。
古刹静中藏玮宝,三迤佳物赖其牢。
方公参筹博物馆,或托乡朋制物嘉。
亮夫修寺工偶误,漆痕遗落锁边斜。
屡经迁徙风潮涌,终散民间影自嗟。
如今锁成七十载,摩挲犹感往昔事。

注:1.锁的产地丽江是滇博筹委会主要领导之一方国瑜先生的故乡。

2.国学大师姜亮夫先生在1952年入职云南省博物馆后,牵头修缮了圆通寺,他在《回忆录》中记载:“博物馆筹委会交给我的第一件工作是修一座庙宇——圆通寺。这是元末明初建的大庙,是供东南亚、南亚民族佛教信徒到云南来朝拜地藏王菩萨的地方,修理费拨了一万元。结果架子搭好后,发现大梁将毁,大梁不修,其他修理无法进行。我自己爬上脚手架,查看断裂情况,再下来和工程师商量,他们说要换大梁,但没有这样大的材料。所以我出主意,打一个大铁匝,包匝起来,用四五个一寸多厚做成二三寸宽的铁圈,把大梁紧固好,并扶正大梁,然后修缮里面。又发现这庙上半截开的是大明窗,成了鸟栖息的地方,先把鸟粪清除,几百年的鸟粪共运了几十车。壁上菩萨塑像的断手断足残破部分要补,彩画要补。这些涉及佛教专门艺术,没人懂,我就一人查资料,但颜料买不全,就用德国颜料代用,好处是颜色鲜艳,结果把塑像残缺处全补好,油漆师用西洋颜料油漆……圆通寺修好后,轰动昆明,很多人来看。”




编辑:白   浩

校对:钱   磊

二审:和继贤

终审:郭俊燕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