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娜:背着补光灯的茶农

2025-04-14 10:20:08 阅读量2562 字数1616

在大厂乡回龙寨的云雾深处,漫山遍野的茶树正吐露新芽。这片被当地人称作"金叶子"的绿叶,不仅是大山馈赠的珍宝,更承载着无数茶农的致富梦想。35岁的杨丽娜,这位背着竹篓长大的茶乡女儿,用一双炒过几万斤茶叶的手,在茶香氤氲中书写着新时代女性的奋斗史诗。

穷人家的小太阳

杨丽娜,女,1990年生,梁河县大厂乡回龙寨村群众。作为建档立卡户子女,面对父母肢体残疾、家庭收入微薄的困境,14岁初中毕业即挑起家庭重担。她不等不靠,用叔父资助的150 元启动资金,在家门口支起木板当柜台。没有花哨包装,油盐酱醋与硬糖构成的"全校最穷小卖铺",每天放学后要兼顾采茶、喂猪、守店。当同龄女孩还在撒娇时,她已在月光下数着零钱规划生计,最终攒成了改变命运的第一桶金。

茶乡里的突围战

大厂乡回龙寨村因地理优势盛产茶叶,茶几乎是每一个家庭的重要收入来源。2010年,杨丽娜选择嫁在娘家附近,继续与茶相伴。杨丽娜的日常就是简单地采摘鲜叶卖给当地加工商,虽然薄利多销,但却不够一个普通家庭的开销。2017年,面对茶叶市场波动,杨丽娜敏锐捕捉商机,她利用农闲时间往返周边村寨收购鲜叶,收益远比采摘鲜叶高得多,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心底悄悄萌芽:“我要自己开茶厂,自己当老板”,于是杨丽娜拿着攒了好久的积蓄,心情忐忑地办起了小加工坊。

创业之路并非坦途。2020年,机械老化、场地逼仄的困境再次让杨丽娜陷入沉思。她果断申请办理了梁河县妇联贷免扶补资金20万元,重新对自己的厂房、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由原来的80平方米扩建到现在的170平方米。升级后的茶厂,茶园种植面积达16亩,一年产值9万余元,净利润达4万元左右;茶厂每年向周边建档立卡户收购茶叶鲜叶40余吨,年利润9万元左右。

凭着好学、勤快、能干,杨丽娜加工出来的茶叶质量越来越好,加之在交易中诚实守信,她的茶叶渐渐在当地打开了销路,一家人的日子也逐渐好了起来。

电商托起致富梦

2021年末那个暴雨倾盆的夜晚,杨丽娜攥着手机蹲在漏雨的茶厂屋檐下,第一次点开电商培训直播。当老师讲到"流量密码"时,她粗糙的手指在屏幕上划出歪斜的笔记, 这双手曾炒过十万斤茶叶,此刻正触摸着乡村振兴的新机遇。

面对数字化转型浪潮,杨丽娜主动拥抱"互联网+"。积极参加县、乡两级组织的"电商培训",迅速响应号召,开通抖音直播间。连续三年,她辗转各地参加各种电商直播培训,还在微信群里请年轻人教她短视频剪辑技能。

2022年 11月 ,她站在杀青锅前:"家人们看这个锅气,我们炒茶不用手套。" 她将制茶车间变为"透明直播间",用沾满茶青的双手向网友演示古法炒茶技艺,创新推出"春茶开采季""回龙茶溯源"等主题直播,首次通过"直播 +预售 "模式实现销售额4万元,带动周边12户茶农首次触网销售,义务为村寨里20余名留守妇女开展电商培训。

如今在回龙寨,总能看见茶农、网络主播、游客背着双肩包穿梭在茶园,包里装着补光灯和三脚架,记录采茶、制茶日常,网友纷纷刷屏“现在还有这么原生态的茶园风光”“原来乡村振兴这么美”。

“以前觉得茶叶只能装在竹篓里,现在发现它能乘上直播的翅膀,飞向更辽阔的远方。”杨丽娜笑着说道。

从寂寂无名的采茶女到茶厂老板娘,再到带领乡亲触网的数字新农人,杨丽娜的故事是乡村振兴战略最生动的注脚。当她的茶叶乘着数据的翅膀飞向全国,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人命运的蝶变,更是整个茶乡在数字化浪潮中的华丽转身。正如她所说:"每一片茶叶都是会说话的致富经",新时代的农村妇女,正是让这些金叶子绽放光芒的魔法师,她们用勤劳智慧编织产业振兴梦,以坚韧不拔撑起乡村振兴的半边天。

来源:梁河融媒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