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奔涌过滇西南的崇山峻岭,在云县段勾勒出壮美的“江湾画廊”。这里不仅是茶马古道的重要渡口,更因世代传承的江鱼烹饪技艺被誉为“澜沧江边的鲜味博物馆”。近日,记者走进云县漫湾镇昔宜村,这座江畔小村以技艺为笔、生态江鲜为墨,书写着“一条鱼撬动全域味蕾经济”的新篇章。
清晨的神舟古渡,68岁的渔民熊大爷收起最后一网,网中翻腾的弓背青鱼、云县裂腹鱼在晨光中泛着银光。“如今江里95%的鱼都是增殖放流的生态鱼,确保捕大留小、生生不息。”
澜沧江江鱼以其肉质鲜美、口感细腻而闻名。这里有肥美的鲤鱼、鲜嫩的鲫鱼、珍贵的鲟鱼、滑嫩的鲶鱼,还有当地特色的鱼干、鱼酱等。厨师展示了多种独特的烹饪方法,将江鱼的美味发挥到极致。其中,木瓜江鱼,以新鲜江鱼搭配上当地木瓜,炖煮出一锅奶白鲜香的鱼汤,鱼肉吸收了木瓜的酸,变得愈发鲜嫩,入口即化,瞬间就能唤醒味蕾。蘸水江鱼则有着别样的风情,清蒸出锅的江鱼,最大限度保留了鱼本身的原汁原味,鱼肉鲜嫩多汁,搭配上一碗由多种香料、辣椒、葱姜蒜调制而成的特色蘸水,轻轻一蘸,鱼肉瞬间被赋予了热辣鲜香的灵魂,每一口都是层次丰富的享受。水煮江鱼更是重口味爱好者的心头好,红亮的辣椒油覆盖在鱼片之上,滚烫的热油激发着辣椒与花椒的香气,底下是鲜嫩的江鱼切成的薄片,在麻辣汤汁中肆意翻滚,入口先是一阵热辣的冲击,紧接着鱼肉的嫩滑与鲜香冲破火辣的束缚,让人欲罢不能。
若是遇上珍贵的鲟鱼,那可真是口福不浅。剁椒鲟鱼,将鲟鱼的丰腴肉质与剁椒的火辣热烈完美融合,红彤彤的剁椒铺陈在鱼身上,经过蒸制,剁椒的香辣深深沁入鱼肉纹理之中,鲜嫩中带着热辣,别有一番风味。红烧鲟鱼色泽红亮如琥珀,浓郁的酱汁包裹着鱼肉,香气扑鼻,鱼肉软糯入味,每一口都是醇厚鲜香的极致体验。香蒜鲟鱼则巧妙利用大蒜的独特香气,蒜粒被炸至金黄,铺在煎得恰到好处的鲟鱼上,蒜香与鱼香相互交融,去腥增香,鱼肉的鲜美被烘托得淋漓尽致。
还有那经典的松鼠鱼,以江鱼精心改刀塑形,炸至外酥里嫩,再浇上酸甜适口的酱汁,外形活灵活现宛如松鼠,吃起来外皮酥脆,鱼肉鲜嫩,酸甜的滋味恰到好处,是视觉与味觉的双重享受。
“这里的鱼非常新鲜,味道独特,和我在其他地方吃过的鱼完全不同。”一位到澜沧江百里长湖旅游的游客介绍道。从布朗族的酸辣鱼到彝族油烩鱼杂,各族风味交融成独特的“云县江鱼味型谱”。
“我们正打造‘观江景、捕江鱼、品江鲜、住江宿’的全链条体验。昔宜村今年以来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渔家乐、手工业等产业发展。”昔宜村党总支书记熊紫光介绍。
除了传统的烹饪方法,记者还看到了创新的江鱼美食。比如,江鱼刺身,将新鲜的江鱼切成薄片,搭配特制的酱料,口感爽滑,清新可口;江鱼火锅,将鱼肉片成薄片,放入热气腾腾的火锅中涮煮,鱼肉鲜嫩,汤底浓郁,让人回味无穷。
澜沧江作为一条历史悠久的河流,孕育了丰富的渔业资源和独特的饮食文化。近年来,云县加大了对澜沧江渔业资源的保护力度,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让澜沧江畔的江鱼飘香能够一直传承下去,成为当地的一张亮丽名片。(左金华 郭兴筌)
来源:云县融媒体中心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