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日中午11时,一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三趾翠鸟现身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那邦镇桥头二号鸟塘,引发观鸟爱好者和当地居民的热烈关注。它身披蓝橙色“霓裳”,在潺潺流水间上演了一场灵动“捕鱼秀”。这一珍稀鸟类的到访,不仅为边境小镇增添了一抹惊艳色彩,更成为当地生态持续向好的生动注脚。
溪畔蓝影,森林“小宝石”惊艳亮相
2025年4月14日中午11时在那邦镇桥头二号鸟塘守候的观鸟爱好者陈克巧夫妇捕捉到一阵短促清脆的鸣叫。循声望去,一只仅手掌大小的翠鸟正立于溪边枯枝,钴蓝色的背羽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橙红色的腹部宛如跳动的火焰。“它突然扎进水里,叼起一条小鱼,动作快得像道闪电!今天共计到鸟塘叼鱼3次。”陈克巧夫妇激动地描述着这场邂逅。在微信懂鸟小程序比对确认,这只身披华服的小精灵正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三趾翠鸟。
雨林“原住民”的挑剔选择
与多数翠鸟不同,三趾翠鸟对栖息地极为“考究”。它们钟爱郁闭度高的原始森林,要求溪流水质清澈见底,河岸还需有可供筑巢的松软土坡。那邦镇地处亚热带河谷,保存完好的季雨林与纵横交错的溪流,恰好为这位“贵客”提供了理想居所。近年来,通过划定生态保护区、严控农药使用等措施,使水域昆虫与小型鱼类数量明显回升,为三趾翠鸟的回归铺就了生态红毯。
“三趾”之谜背后的生存智慧
有趣的是,这种翠鸟虽名“三趾”,实则足部仍为四趾,只是其中两趾发生愈合,形成了独特的攀附结构。进化的巧思让它能稳稳抓住湿滑的枝干,在湍急的溪流上方精准锁定猎物。观鸟爱好者陈克巧用镜头记录下了珍贵画面:“它捕食时会悬停在水面上方,像一架微型直升机,每次俯冲都精准无误。”
生态“晴雨表”的警示与希望
“三趾翠鸟的现身,如同森林寄来的健康体检报告。”作为顶级环境指示物种,它们的稳定栖息标志着从水源质量到昆虫链的完整生态体系。盈江县近年记录到的鸟类物种已突破700多种,其中40%为国家级保护物种,折射出我国西南边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显著成效。
观鸟提示:远观不扰,留住倩影
随着三趾翠鸟现身消息传开,不少摄影爱好者慕名而来。特别提醒:观鸟时应身着迷彩或暗色衣物,保持20米以上距离,切勿使用闪光灯或投喂食物。目前那邦镇已设立4处观鸟隐蔽屋,游客可通过预约制有序参观。翠羽蹁跹处,青山绿水间。三趾翠鸟的造访,是对那邦镇生态守护者们最珍贵的“颁奖礼”。期待更多森林精灵在此安家,共同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边境童话。
小贴士:三趾翠鸟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等地,繁殖期常发出“滴-滴-滴”的金属音鸣叫。若您在野外听到类似声响,不妨屏息静候,或许就能捕捉到那道转瞬即逝的蓝橙色光芒。
来源:盈江县融媒体中心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