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3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全省人民备受鼓舞,感恩奋进。广南县融媒体中心策划推出《牢记总书记嘱托》系列报道,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展示广南县在贯彻落实相关精神过程中的举措和成果,引导全县干部群众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凝聚发展力量,推动广南县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今天推出第二集:《牢记总书记嘱托(二)│ 广南: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之路》。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生态地位重要,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明确了实践路径、赋予了重大使命。广南县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讲话精神为指引,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全力守护好绿水青山、实现好金山银山,努力闯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新路子,为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作出新贡献。
在广南县莲城镇莲花社区坝东村附近的山坡上,通过实施生态修复项目,共种植了300余亩松树苗和旱冬瓜苗,目前这些树苗正在茁壮成长。
“这是我们2023年实施的生态修复项目,种植的是生态树种,已经种下去快两年了,今年再做一次抚育,项目就完成了,做完抚育这些树还要长50cm左右。”文山州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南项目部负责人梁大礼介绍道。
在实施生态修复项目中,广南县除了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化林修复、封山育林“双重”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外,还加强了对水源地的保护。在广南县那榔水库周边,广南县实施了500亩退化林修复水源地保护项目,分别种植了经济林木—八角树和油茶树。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广南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双重等林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加强森林、草原、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全县森林覆盖率39.64%,完成义务植树160万株,并先后荣获“美丽中国最佳国际休闲旅游城市”“中国最美原生态康养旅游县”“中国天然氧吧”等荣誉称号。成功申报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1个,中国森林康养人家1个,创建国家级森林乡村1个、省级森林乡村48个,林业生态体系保护与建设、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成效显著,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画卷。
“2023年以来,广南县通过实施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封山育林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目前总体实施面积达11万亩,通过项目的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广南县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股股长张连浦饶有兴致地说。
在保护好生态的基础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让生态与经济实现和谐发展呢?
在广南县莲城镇小广南行政村者况村小组,返乡创业的农村小伙子陆绍兴就瞄准了该村后山的森林资源,开启了他的林下养鸡创业之路。
“发现我们村后山的森林资源挺好的,就想着利用起来开展林下养鸡,从健康饮食这方面提升鸡的品质,把森林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产生经济效益。”陆绍兴说道。
通过几年的发展,如今,他已建起种鸡养殖场、孵化工厂及成品鸡养殖基地,每批养殖成品鸡2000余只,每月孵化鸡苗2万只。
而在广南县珠琳镇中寨行政村弄卡村小组鹅岭丹林下中草药种植基地葱郁的松树林里,黑色遮阳网下的中药材苗同样长势喜人。
“这个基地总的有37亩,种植有重楼、竹节参、黑人参、黄精等。目前竹节参处于育苗阶段,育了2亩左右,预计出苗100万株,黑人参种植大约有5亩,黄精种植大约有10亩,重楼种植大约有10亩。”广南县林下中药材种植项目负责人卢荣恒介绍道。
据了解,广南县共有林业用地770.5万亩,可开发利用的林地达402.1万亩,并且土壤结构好、地质适中、保水保肥好,是发展林下产业的首选之地。近年来,广南县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生态优绿色发展、合理利用,以实现林下资源可持续发展为重点,充分发挥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优势,培育和发展林下经济产业, 提高林地利用率和林业综合效益,推动林下经济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促进林业经济与生态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资源增长、林草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全县林下经济面积达到10万亩,经济产值达2.9亿元。下一步,广南县将充分利用现有的林地资源,加大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预计到2026年,林下经济发展取得明显进展,重点地区和优势产品取得突破性进展,林下经济发展总面积将达到55万亩。其中,林下种植20万亩、林下养殖5万亩、林下非木质林产品采集20万亩、森林景观10万亩。重点培育林下经济龙头企业5家,培养林下经济新型经营主体100家,建成建设林下经济良种繁育基地5个,林下经济综合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林下经济人均增收6500元以上。”广南县林业和草原局改革与发展办公室主任卢金表信心满满。
来源:广南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