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娴:指尖塑万象 匠心传非遗

2025-04-21 10:58:19 阅读量2138 字数875

在安宁市连然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的工作室里,随着双手轻揉慢搓、竹刀点切刻划,一团普通面团渐渐化作憨态可掬的亚洲象。面塑艺人孙娴边捏着象足边讲解:“亚洲象脚趾与非洲象不同,创作前得反复观察,才能让作品活起来。”

2017年,孙娴结缘面塑,拜入昆明市五华区非遗传承人刘丽春门下,承继面塑大师王玓的技艺精髓。在她的工作室里,记者看到她捏制的面塑作品题材丰富,有古典人物类、植物昆虫类、卡通玩具类等,形态逼真、生动有趣。

面塑源自于祭祀和饮食文化,它以糯米粉和面粉为主料,甘油等物为辅料,调成不同颜色,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经过防腐和防裂处理,可以长期保存收藏。

“这项技艺之所以叫面塑,就是因为它的造型、黏性和张力都依赖面粉来实现,所以材料不能轻易改变。”孙娴介绍道,“制作面塑的时候有着独特的面塑制作工艺,在传统面塑用澄面为主要材料的基础上,融合高筋面粉,糯米面、小麦面粉等三种不同的面粉根据比例,再加入适量的防腐材料。”不过这项传统技艺也有特殊要求,面团在空气中易干燥,需快速简洁地造型。

捏、搓、揉、掀……先塑大体轮廓,再用竹刀点、切、刻、划,待手脚、头面、神情等细节完成,最后添加发饰、衣裙等装饰。“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的面塑作品,虽然精致美观却不易保存。”孙娴说。为此,她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经过不懈探索,如今制作的面塑作品在精致美观基础上,又克服了易开裂和霉变的缺点,从而更易于保存。

孙娴还积极探索传统技艺的创新表达,将面塑与本土特色、热门游戏、动漫及社会热点结合,创作出许多耳目一新的作品。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热映时,她精准捕捉动漫人物夸张比例与立体五官,创作出别具一格的角色系列。

除精研技艺,孙娴更担起文化传播重任。自2019年起,她扎根连然东湖社区开展公益服务,每周为未成年人开设面塑课堂。春节教捏生肖、端午制香囊、中秋塑玉兔,通过千余场民俗活动,让万余名居民触摸传统文化肌理。累计3000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长里,既有手把手的技艺传授,更有对文化根脉的深情诠释。

在孙娴看来,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要加倍努力,让传统技艺活得更好、传得更远。”

来源:魅力安宁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