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盈江县弄璋镇,一片片墨绿色的板蓝根青菜正迎风舒展枝叶。这不仅是田间地头的一抹新绿,更是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依托华中农业大学“双院士”团队研发的专利产品“菘油1号”,弄璋镇通过“订单农业+全链升级”模式,探索出一条“药食同源”蔬菜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科技成果落地生根
擦亮“药食同源”金名片
“菘油1号”板蓝根青菜,是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院士团队历时17年研发的成果。通过板蓝根与油菜的远缘杂交技术,团队成功将板蓝根的抗病毒、抗炎等活性成分融入蔬菜,让其既保留了油菜的脆甜口感,又兼具药食同源的保健功能。经检测,其维生素C含量是橙子的3倍,钙含量远超牛奶,并富含16种氨基酸和8种微量元素。这一创新成果于2021年获国家专利认证,2025年通过“盒马鲜生”等平台首次大规模上市后迅速成为市场“爆款”。
弄璋镇作为全国第5个种植基地,依托得天独厚的水热气候和土壤条件,于2024年11月启动试种,首次采收亩产就达3000—4000斤,菜苔甜度、脆度等指标均达优质标准。基地技术负责人卜丰原介绍:“我们的青菜上午采摘后,经冷库预冷、真空包装,48小时内即可通过冷链配送至上海、浙江等地,供不应求。”

“订单农业”稳产增收
激活乡村经济新活力
弄璋镇板蓝根青菜项目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模式,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保障。企业以每斤3.5元的保底价回收农户种植的青菜,并通过机械化服务、土壤改良技术等降低种植门槛。目前,本地试种农户达10余户,每茬亩均纯收入超4000元。
项目还带动了“家门口”就业。基地日均雇佣本地工人8名,采割、分拣、包装等环节日薪可达150—300元。质量管理员杨丽佳严格把控菜品:“我们要求菜苔长度25—35厘米,无空心、无黄叶,确保每一棵青菜都清脆鲜甜。”此外,盈江弄璋基地还与“美团”“盒马鲜生”等平台合作,高端供港蔬菜售价达每斤20元,显著提升产品附加值。

三产融合谋长远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着眼未来,项目以“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为目标,正加速推进三产融合:延伸产业链,试验开发“板蓝根青菜籽油”,提升尾菜深加工水平;科技助农,引进山东专业技术团队,推广科学育苗、精准施肥等标准化管理;生态循环,探索“板蓝根青菜+优质农作物”轮作模式,高效利用冬闲田资源。计划三年内将种植面积扩大至2000亩,构建集种植、加工、冷链物流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打造滇西特色农业示范标杆。

从实验室的“一粒种子”到田间的“一片产业”,盈江县弄璋镇以科技为笔、以土地为纸,书写着现代农业的精彩答卷。板蓝根青菜的“出圈”,不仅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成果,更彰显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无限可能。正如基地农户所言:“这绿油油的菜地,就是我们奔向好日子的希望田!”
来源:盈江县融媒体中心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