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天堂山林区分布的大田坝镇湾岗村,青山如黛,云雾缭绕。天堂山腹地的深山茶厂,宛如一颗隐匿于尘世的明珠,茶厂房前屋后的野生茶树,在岁月的滋养下,汲取着天地间的精华,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变迁。
深山茶厂,名副其实。茶厂不仅处在天堂山的深处,还被大大小小的野生茶树包围,俨然一个茶香四溢的世界。房前的几株古树茶宛如几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它的枝干虬劲如龙,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叶片舒展似翠玉,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灵动的光芒。每一片茶叶都浸润着山野的灵气与岁月的沉淀,叶片里藏了几代人的故事——采茶人粗糙的掌纹、老茶坊的烟火气,还有岁月在陶罐里沉淀的陈香。
“虽然都是野生茶,但几棵茶树的叶型、叶色都各不相同,充分说明了我们这里的茶树资源相当丰富。”深山茶厂负责人翁明德说,这几株古茶树,在他们家搬到这里之前就已存在多年,老人记忆里很早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去深山茶厂的时候,正值野生茶采摘的最佳时节,几个采茶人正熟练地爬在树上,忙着采摘春芽。他们手法娴熟,动作轻盈,仿佛在与这些古老的茶树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每一片被采摘下来的茶叶,都承载着他们的希望和汗水,承载着湾岗村乡村振兴的梦想。
翁明德家没有台地茶,除了这样“野蛮生长”的古树茶,就是生长在果松林深处的大叶茶。这些茶树,扎根于深山,与清风明月为伴,以阳光晨露为食,在自然的怀抱中自由生长。长出的嫩叶清新脱俗,带着山间松林清新的气息。
“用野生古树茶做出来的红茶,汤呈琥珀色,清澈透亮。入口后,冰糖甜在舌尖散开,花果香在口中弥漫,品质非常好。”翁明德介绍,这种独特的口感和品质,让翁明德的红茶在市场上备受青睐,这几年茶厂每年能够制作出约1.5吨红茶,凭借着优质的产品,年销售额稳定在75万元左右。
翁明德非常注重红茶制作技艺保护和传承,积极收集和整理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制作工艺,组织村民和爱茶人士共同研究,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红茶制作技艺,让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和发展。值得高兴的是,深山茶厂今年获得了云南省红茶制作非遗工坊称号,翁明德正式成为一名非遗传承人,他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除了加工红茶,翁明德还会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加工一些白茶,各类产品都受到了市场的好评。翁明德说:“我们天堂山生态环境好,茶树生长的环境不仅有果松林,还有原始森林的各种树木,春茶发时正是百花盛开的季节,茶叶吸附了各种花的味道,让我们在一杯茶里,能喝出百花的香。”
在自身事业稳步发展的同时,翁明德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每年提供超过400个季节性用工岗位,支付费用5万元左右,在发展自家产业的同时,为用工人员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收入,更通过产业关联效应,有效带动了周边古茶树保护和茶产业发展,为当地农村经济的协同发展作出了贡献。
如今,翁明德的红茶制作非遗工坊已经成为大田坝镇的一张名片,吸引了许多客商与之洽谈。放眼全镇,境内有野生古茶树24000多株。这些古树茶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大田坝镇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每年,这些古茶树能够产生经济价值2300余万元。这些收入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也为全镇的特色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片小小的茶叶,不仅承载着大田坝的历史和文化,更承载着村民们的希望和梦想。翁明德用他的智慧和汗水,带领村民用一片叶子“沏出”了乡村振兴路,让大田坝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我们这里生态环境好,茶树资源丰富,相信随着千年茶乡、昌宁红茶的知名度会越来越高,天堂山里的这些茶一定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真正成为我们增收致富的金叶子。”对于未来,翁明德充满信心。
来源:昌宁发布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