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火不熄的守艺人——打铁匠

2025-05-16 15:00:33 阅读量1090 字数744

“哐叮哐叮”“哐叮哐叮”……

在盐津县柿子镇入口处

一间店铺时常传出有规律的打铁声

没有门面,连块招牌也没有

但店里的空气锤、铁砧、砂轮机等

打铁工具一应俱全

墙壁经年累月被烟尘染黑

整间铺子看上去陈旧却不杂乱

54岁的铁匠周宗奇正在制作锄头。他将烧红的钢块放在空气锤下,凭目测不断翻动,在空气锤一次又一次的捶打下,方铁变成细长铁块,锄头的锄盘便初步成型,回炉重烧后放到羊角铁砧上,小锤不停地敲打、锤平、调整厚度,锄盘就做好了。随后挑选一块合适的钢块制作成锄头柄套,焊接到锄盘上,将整个成品继续回炉重烧,放回空气锤下敲打塑形,最后手工精修外形,锄头最主要的部分锄刃便完成了。

“打铁要经过选料、入炉、煅烧、锤打、定形、淬火几个环节,淬火可是整个流程的关键。钢块烧红后会变软,刀刃浸水,瞬间冷却后增强硬度,会比较耐用,不容易断掉。”说起打铁,周师傅打开了话匣子。虽不能说出“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这样深奥的门道,但依据钢块的用途、形状、材质,适度调整细节,是他打铁34年来积累的经验。

周宗奇介绍,他的店铺主要制作农具和生活用具,小至火钳、镰刀,大到锄头、铁锨,还能修补旧器具,价格从几块到百十块不等。

“我们都是来这里买工具,周师傅打的锄头锋利又耐用,价格也合理,街上买的用不成,就是他家现场加工的好。”每到农忙季节,常有村民特意来找他买新农具。

铁器是生产生活必需品,铁匠曾是农耕时代重要的“匠人”,但如今打铁生意大不如前,许多铁匠转行,周宗奇却坚持下来,还购置了半自动化空气锤、砂轮机,将传统风箱换成鼓风机,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虽然现在打铁都是用半机械化设备,但我总觉得,有品质的铁制品还是离不开手工。”周宗奇认为,打铁这门民间老手艺值得传承发扬,他计划一直“打”下去,让打铁声“声声不息”。

来源:盐源融媒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