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是全国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作为玉龙县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玉龙县滨江公园法治文化阵地由县司法局牵头建设,通过将法律知识融入公园景观,打造集休闲娱乐与法治教育于一体的休闲空间,让市民在日常中潜移默化提升法律素养,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尚。
5月15日傍晚,记者在滨江公园看到,不少市民在休闲散步时驻足宪法宣传区、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成语典故区、法治名人典故区、普法宣传区,了解法律知识,感受法治文化氛围。
玉龙县滨江公园的打卡框普法角落。(丽江融媒记者 段玉菊 摄)
玉龙县滨江公园法治文化阵地于2024年12月建成。文化阵地兼具设计美感与丰富内涵,在保留原有景观与休闲功能基础上,融入多元法治文化元素,为市民打造沉浸式学法新场景。
玉龙县滨江公园的普法宣传区。(丽江融媒记者 段玉菊 摄)
紧邻公园入口的青少年法治互动区,以跷跷板、法治谜语等互动形式融入普法元素。市民和琴芬表示,她家住在公园附近,常带孩子来游玩,园区将法治知识与游乐设施结合,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很有意义。
玉龙县滨江公园的普法宣传区。(丽江融媒记者 段玉菊 摄)
宪法宣传区以红白两色为主基调,设有宪法宣誓台,市民在此可深切感受宪法权威与法治力量。
“离婚太冲动?30天内可撤回” “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可代位继承遗产” “八周岁以上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在公园的民法典 “时光隧道” 普法区,一系列与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法条知识直观呈现,市民抬眼可见、驻足即学。
玉龙县滨江公园的民法典“时光隧道”。(丽江融媒记者 段玉菊 摄)
“在公园乘凉散步时,随时能学到民法典知识。” 市民和女士表示,公园的民法典 “时光隧道” 以年龄为线索,将不同人生阶段的权益规定融入独立设施,通过具象化时空场景,串联起民法典贯穿全生命周期的法律保障,这种兼具趣味性与实用性的普法形式让她深受启发。
法治文化长廊设置法治互动体验区、主题打卡框等普法场景,通过陈列法律常识、提升互动体验,让市民在寓教于乐中增强法治意识。“我常来公园广场游玩,这里的走廊和凉亭有很多普法漫画,内容通俗易懂,故事里蕴含的道理让人受益,还能学到法律知识。” 学生潘悦告诉记者。
玉龙县滨江公园的法治谜语普法角落。(丽江融媒记者 段玉菊 摄)
景中有法,法中有景。滨江公园将法治文化场景有机串联,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法律知识融入日常生活。市民在休闲娱乐健身时,就可接受法治教育;园区通过构建 “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的法治环境,让法律可感可触,更让法治宣传聚人气、接地气。
玉龙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法治文化宣传教育,通过优化场景设计、丰富普法形式,让法律知识可感可触、可视可及,不断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与幸福感。
记者/段玉菊
责编/和真羽
二审/李 桥
终审/杨国钧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