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云台 | 连续五个整版,人民日报这个重磅专栏为啥首选云南

2025-05-21 11:06:05 阅读量3248 字数1579



5月13日起,人民日报国际版重磅推出“边城见闻”专栏,连续5个整版聚焦云南积极推进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点赞云南高水平对外开放丰硕成果。



周边是中国实现发展繁荣的重要基础、维护国家安全的重点、运筹外交全局的首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友好交往史是一部生动的文明交流互鉴史,蕴含着“贯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的深厚情谊,在新时代不断展现新的气象与活力。


人民日报此时推出《边城见闻》专栏,可见分量。


文化交流、民心相通、经贸往来,小故事小切口,见证的是中国与周边国家亲诚惠容行大道、命运与共开新篇的实践。


如此重磅的专栏,为何以云南开篇?


先来看云南保山的边陲小镇和顺。


中国大西南的横断山脉深处,户籍人口仅7000人,却有3万多侨胞生活在缅甸、泰国、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大山深处有侨乡》成为专栏开栏首篇。


边城见闻开栏首篇:大山深处有侨乡


一座户籍人口仅七千人的滇西小镇,却有三万多人侨居国外——


大山深处有侨乡(边城见闻)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13日 第 18 版)


再来看德宏瑞丽江畔。


从诞生于此的《月光下的凤尾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到缅甸老歌《海鸥》,动人的音乐跨越国界传唱。


从新年到春节,从目瑙纵歌节到泼水节,一年四季歌声不断。这里的边境乡镇,几乎村村寨寨都有舞台。每逢节日,中方村民编排演出,经常会邀请缅甸朋友前来参与。


边城见闻:境内外“同唱一首歌”


在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诞生地——


境内外“同唱一首歌”(边城见闻)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14日 第 17 版)


从中国一侧的磨憨出境,乘上列车,穿过隧道,不到10分钟,就到达老挝境内的中老铁路首站磨丁。


一条中老铁路延续着古道驿站的人文交流脉动,演绎着生生不息的对外开放故事。


边城见闻:走访现代口岸,感受古道驿站


从“磨丁”到“磨憨”,探寻中老铁路的历史渊源——


走访现代口岸,感受古道驿站(边城见闻)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16日 第 16 版)


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一生到过最远的地方,就是云南保山的腾冲市。


在理念相对封闭、奉行“父母在,不远游”悠悠古训的时代,他却怀有“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人生志向和宽广视野,“霞客精神”续写至今,与云南开放心态、包容精神同频共振。


边城见闻:感受今日“霞客精神”


在徐霞客当年足迹所至最远的地方——


感受今日“霞客精神”(边城见闻)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19日 第 17 版)


一条国境线将村寨一分为二,形成“一寨两国”趣观,还有“上学出国、放学回国”的“小小留学生”。


这里是书写着胞波情谊的瑞丽。


边城见闻:跨越国界的“胞波”情谊


这里有“一寨两国”,还有“上学出国、放学回国”的“小小留学生”——


跨越国界的“胞波”情谊(边城见闻)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20日 第 18 版)


连续5篇整版报道,云南很有范。


这一系列整版以小切口故事为笔,从边境村寨的跨国友谊,到文化交流的生动剪影,每一个故事都成为情感共振的原点,在时代画卷上镌刻下民心相通的温暖注脚。


报道刊发后,引发全媒体矩阵联动传播,腾讯、网易等多个门户网站纷纷转发,《一座户籍人口仅七千人的滇西小镇,却有三万多人侨居国外——大山深处有侨乡》全网推荐,5篇稿件均被人民日报客户端首页热点推送,引发全网关注。


云南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强调,要做好内外统筹、双向开放文章,加强与周边“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深化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更好服务国家周边工作大局。


人民日报“边城见闻”专栏也将继续聚焦云南风采。目前系列报道已陆续刊发5篇,点赞云南边城万千风情。


云南不同边城各具独特魅力,余下将解锁哪些州市的精彩故事?敬请持续关注!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

责编/李映芳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