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出美好新生活(我与非遗)

2025-05-24 20:53:47 阅读量2141 字数1284


2023年首届楚雄时装周上,传统彝族服饰经创意设计后令人眼前一亮。


金瑞瑞团队创意制作的彝绣文创产品。


金瑞瑞(左)向母亲学习如何按照纹样绣制彝绣。 受访者供图


如今,彝绣产业成为楚雄州带动妇女致富增收的“美丽产业”,图为彝绣绣娘一边刺绣一边将彝绣技艺传给下一代。


金瑞瑞(左)在指导绣娘刺绣技艺。 张芹洪摄


在牟定彝针彝绣文化馆内,展示着金瑞瑞跟母亲共同绣制的长幅彝绣作品,讲述了牟定三月会的传说故事。 受访者供图


彝绣绣娘在彝绣工坊内向国际友人介绍彝绣产品。


楚雄彝绣秀北京活动上,外国友人与身着彝族服装的彝族同胞合影。 王 洪摄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楚雄州委宣传部供图)

扫码观看视频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彝和园产业园区彝针彝绣文化馆内,一件件彝绣作品在这里产生。只见额头前的银饰轻晃,飞针走线间,一朵渐变色的金黄马缨花,逐渐出现在金瑞瑞面前的衣角上……

有近1800年历史的楚雄彝绣,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历史”,2014年楚雄彝族服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的楚雄彝绣以黑、青为底色,搭配红、黄、绿等高饱和色彩,运用平绣、堆绣、锁绣等传统技法,以自然的花鸟鱼虫、太阳月亮、火焰等和抽象的几何图形为纹样,色彩浓烈、针脚细密、图案生动繁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

金瑞瑞是土生土长的牟定县蟠猫乡人,鲁氏彝绣第八代传人。彝绣从小就融入了她的生命,也改变了她的生活。金瑞瑞对彝绣的热爱源自她的母亲鲁翠芹。鲁翠芹家中世代传承彝绣技艺,手艺精湛,她凭借辛勤劳作和一件件绣品,供养金瑞瑞姐妹走出大山,金瑞瑞姐妹成为村寨的第一对大学生“姐妹花”。

2014年,大学毕业在外打拼的金瑞瑞接到母亲的电话,决心返回家乡传承彝绣技艺。为了提升绣技,她先是跟随母亲学习,在日渐精进后便到处拜访老绣娘和其他传统技艺的传承人。学习更多针法技艺,一方面让绣品更加立体灵动,另一方面也为融合创新打下基础。金瑞瑞说,“彝绣美丽、令人惊艳,我认为彝绣的发展需要与现代生活相融合,要让大家能运用它,才能逐渐爱上它。”

在随后的10年中,金瑞瑞多方学习讨经,开始自己的创新之路。她首先尝试为自己制作一个彝绣手提包。“现在看审美很不‘在线’,但当时却是自己的突破”,从手提包开始,金瑞瑞打开思路,开始创新生产挂件摆件、丝巾、耳环、笔记本等生活中的常见用品。除了载体创新,在技艺技法上,金瑞瑞也在探索:改变传统配色,采用金色、蓝色、渐变色等更清淡素雅的颜色;将传统的整朵马缨花纹样一分为二,运用多样绣法交错绣制,增强设计感和花朵的立体感……

近些年,金瑞瑞参与设计的由楚雄彝绣缀饰的时尚服装在纽约时装周、巴黎时装周、米兰时装周等国际舞台上登场,成为国际交往的文化名片。

“近年来,楚雄州党委政府为我们传承创新彝绣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平台和多元政策支持,让彝绣产业成为更多妇女‘背着娃、绣着花、唱着歌、养着家’的美丽产业。”金瑞瑞介绍,楚雄州政府出台《彝族服饰保护条例》,推出专门举措助力彝绣创业者。目前,金瑞瑞创办的公司带动牟定县周边千余名绣娘增收。2024年,楚雄彝绣产业实现增加值3.12亿元,带动数万名群众增收致富。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