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县利苴村:滇金丝猴保护地的新模式实践

2025-06-15 13:36:39 阅读量18829 字数1606


在丽江老君山深处的玉龙县石头乡利苴村,2018年正式成立的丽江老君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正实践着滇金丝猴保护的新模式。2021年,该中心正式建立并管理120.6平方公里的老君山滇金丝猴公益保护地,涵盖金丝厂、大坪子两块滇金丝猴核心栖息地。目前,通过多方协作合力保护,老君山滇金丝猴种群数量从过去的150余只增长至350只左右。


2018年正式成立的丽江老君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正实践着滇金丝猴保护的新模式。(丽江融媒记者  段玉菊 摄)


从资源依赖到生态守护


过去,利苴村村民靠山吃山,依赖伐木、狩猎为生。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当地经济向可持续方向转型,畜牧养殖、林下采集、药材种植等逐渐兴起。“保护生态、保护滇金丝猴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村民成为保护工作的重要参与者。”丽江市老君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和崇仙介绍。


“四个一”保护策略见成效


为更有效推进滇金丝猴保护工作,保护中心创新推出“一群猴子+一片森林+一个社区+一支队伍”的“四个一”保护策略,推进老君山滇金丝猴及栖息地的科学保护及可持续友好社区建设及自然教育活动等。


据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叶远圣介绍,“一群猴子+一片森林”是以滇金丝猴为“伞护种”对核心区域实施全面监测和保护,守护原始森林生态;“一个社区”是通过自然教育、文化营造、替代产业等可持续发展项目,促进村民认可、支持和参与保护;“一支队伍”是将拥有18年历史的社区巡护队升级为专业保护力量,负责栖息地及周边资源管护。


 保护中心还积极对接老君山保护地周边社区和学校,开展研学活动,提升公众的保护意识。


老君山管理局、老君山管理局九十九龙潭管理所工作人员、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围绕科学保护+社区发展+自然教育等工作进行讨论。(丽江融媒记者  段玉菊 摄)


多方共管 科技赋能


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建立起共管共建模式。管理局资源保护管理科工作人员张丽红表示,近年来,利苴村的砍伐盗猎少了,金丝猴多了,村民收入提高了,生态旅游兴旺了。


在街子天、交流会以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时间节点,管理局还联合相关部门在城区和景区开展宣传活动,编印发放《老君山滇金丝猴巡护手册》《丽江老君山科普读本》等科普资料5万余册,向当地群众及游客宣传法规知识。


此外,管理局还积极推进数字化建设,建成老君山森林防灭火应急指挥中心,实现重点景区实时监控;在九十九龙潭片区实施网络覆盖;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和珍稀动植物资源“数字档案”。


生态向好 检测升级


滇金丝猴是生态健康的重要标志,保护滇金丝猴,本质上就是在保护原始森林生态系统及栖息在内的野生动植物。为了精准保护动植物资源,自2017年起,管理局和保护中心通过先进技术设备持续监测到栖息地内194种鸟类,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白点鹛、黑颈长尾雉等。


据了解,目前管理局和保护中心已初步建成老君山滇金丝猴栖息地生物多样性综合监测体系,未来将开展综合监测。


监测保护 成效显著


管理局九十九龙潭管理所工作人员和巡护队员每月都上山开展巡护监测,监测设备捕捉到的珍贵影像为保护工作提供了关键数据。目前,老君山滇金丝猴种群数量从过去的150余只增长至350只左右。


老君山管理局、老君山管理局九十九龙潭管理所工作人员和当地巡护队员上山开展巡护监测。(丽江融媒记者  段玉菊 摄)


在管理局和保护中心的支持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利苴村深入人心,发展特色生态经济,主动参与保护工作,成为滇金丝猴家园的守护者已经是当地村民的共识。同时,在保护中心的指导下,通过科学保护+社区发展+自然教育“三位一体”模式的持续发力,推出滇金丝猴保护主题的周边文创和生态产品、开展生态保护主题研学活动等,让更多的人深度理解生物多样性价值,为雪域“精灵”的生存夯实了保护根基。


fd96cb5a6861daa48be3277fbf912a9d.gif

记者/段玉菊

责编/和真羽

二审/和众学

终审/郭俊燕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