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专家”坐镇,“生态管家”护航,3万候鸟乐栖洱海源

2025-07-02 09:12:45 阅读量1310 字数1013

夏日

大理洱源县湿地迎来水鸟繁殖高峰期

大理大学的“鸟类专家”们走村入校

指导“生态管家”科学守护湿地精灵

绘就人鸟和谐共生画卷

夏日湿地,水鸟安家

近日,洱源县湿地正值水鸟繁殖高峰期。大理大学“鸟类专家”团队深入乡村、学校,协助湿地管护单位宣传护鸟知识,统计繁育情况,共同守护这片水鸟乐园。

大理大学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生武思博介绍道:“我们宣传鸟类保护知识、人鸟冲突补偿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希望大家减少干扰,杜绝诱捕,共同守护湿地生态,让水鸟安心繁殖。”

科研先行,摸清“鸟情”

大理大学副教授周俊是洱海流域水鸟调查的带头人。此行重点在于统计夏季水鸟繁育情况,为科学解决湿地鸟类与人类活动的冲突提供依据。

周俊说:“我们想通过调查,摸清水鸟夏季繁殖期间在湿地繁殖的数量和分布范围。通过几年的积累,形成扎实的数据,为湿地保护和精准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生态管家”的专业守护

在当地,湿地建设者和管护人员被誉为“生态管家”。在“鸟类专家”的指导下,他们的湿地保护工作更加专业高效。

洱源兆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钟岚告诉记者:“我们在东湖湿地提质增效过程中,得到了大理大学课题组的指导,采用缓坡梯度、明岛暗岛以及深潭浅滩的设计方案,营造出不同水深和植被的鸟类栖息地,不仅满足了多种水鸟的需求,还有效提升了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人工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新路径

大理大学王荣兴博士长期专注洱海流域生态研究,其团队通过科学监测与数据分析,为洱海生态保护提供重要支持。

王荣兴说: “在越冬水鸟调查中,我们发现洱源东湖人工湿地的水鸟比西湖自然湿地还多。这说明只要规划科学、管理到位,人工湿地也能像自然湿地一样有效保护水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开辟新路径。”

守护成效:水鸟种群稳定增长

洱源县湿地面积达6.88万亩,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部分候鸟适应后变为留鸟。夏季在此繁殖,幼鸟成活率高,相关数据逐年增长。

大理大学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副教授周俊介绍:“近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洱源县‘北三湖’及周边湿地共记录到水鸟65种,年均越冬候鸟数量保持在3万只左右。冬候鸟呈现明显迁徙规律,每年9到11月迁入洱源,次年3到5月离开。其中,包含大量国家一级和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如东方白鹳、青头潜鸭、彩鹮、灰鹤和鸳鸯等。”


“鸟类专家”的科学指导

与“生态管家”的悉心呵护

在洱海源头奏响了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美乐章

这份守护

让万千水鸟得以安心繁衍

也让洱海之源永葆生机

来源:洱源融媒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